第3章 香港

作品:大国文娱|作者:香港大亨|分类:都市|更新:2017-07-30 11:55:38|字数:5982字

话虽如此,黄“表婶”假作谦让一番,还是把钱收了起来,态度也变得和蔼几分,晚上还下楼去买卤菜,招待了林棋。

黄子笠家居住面积相当的“紧凑”,一家5口。包括黄子笠的妻子,以及三名子女,蜗居在不到40平米的公屋中。

“表婶”郑素琴,白天在超市当收银员,月薪不过一千二。“表叔”黄子笠本职工作给超市采购新鲜的蔬菜和肉类,每三天去一趟大陆,本职工作每月也不过赚2000多。

原本两人的收入买房月供也是够了,但由于家中三名小孩在读书,一大家子的开支不小,所以没敢下定决心按揭买房。

黄子笠在大陆那边发财,对家里面只说赚倒腾港币和人民币,多赚一点。至于,帮人偷渡这种事情,打死也不敢说的。

“表叔,你现在的收入,买房应该差不多了吧?”林棋感觉香港现在的房价虽然贵,但又不是要付全款。

实际上,50年代香港就出现了“炒楼花”的商业模式,仅需要支付5%的订金,然后,以房屋产权作为抵押,在银行获得贷款,每月按揭还款。等到按揭全部还款,才算拥有全部的产权。

到了70年代,地产商和银行看到买房需求旺盛,甚至,推出零首付卖房模式。普通市民如果咬牙省吃俭用,把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供房,还是有希望买得起。

“等等吧,香港房价不到两年涨了一倍,这么涨下去,肯定要崩,等崩盘大跳水再买不迟。而且,现在买房要么付全款,要么不买。分期支付利息太贵了,超过12%年息了。累死累活,都是给银行干活。”郑素琴嘀咕道,“房价涨的这么快,普通的上班族怎么可能买得起,肯定要崩!”

实际上,香港楼市价格涨幅,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光是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之间,香港房价涨幅约200倍。

若是再统计到21世纪,还得继续涨二三十倍。也既是说二战之后,至二十世纪初,香港房价涨幅超过四五千倍。

总体来说,是持续上涨的。

当然了,也有崩盘的时候,比如至82~84年,香港就出现了一波惨烈的楼市崩盘,房价最多跌幅超过90%。那时候,相当一部分香港富人和中产,对香港未来前景悲观,所以,纷纷找门路移民,另外恐慌性低价卖房。

到那时候,“表婶”有没有那个魄力买房,林棋是怀疑的。

喜欢大国文娱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大国文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文娱》,方便以后阅读大国文娱第3章 香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文娱第3章 香港并对大国文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