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第一次寿县保卫战③

作品:李三古堆|作者:老兵阿三|分类:军事|更新:2024-04-10 08:57:05|字数:5386字

只见,无数的炮弹不停点地轰击城墙,这些炮弹非常准确。城头上完全被炮火笼罩住了,竟不留一点缝隙。

当然,在日军大炮轰击之前,史保国命令部队赶紧隐蔽起来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1)大正三年式重机枪。看到这支枪的外形,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九二式重机枪,但实际上它是九二式重机枪的前身,为大正三年式,以法国一战期间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为蓝图设计,采用30发保弹板共弹,发射6.5×50毫米有板弹药,每分钟理论射速500发,最大射程4000米,枪管长度737毫米,全枪长度1198毫米,重量55千克,当年这种机枪大量装备日本海军陆战队,但由于作战效率很低,射击之前需要事先在弹板上涂润滑油,还有就是6.5毫米弹药威力不足的问题,后来被更加完善的7.7毫米九二式重机枪所取代。

(2)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日本军队二战期间大量采用的一种机枪,基本上每个步兵班,或者海军陆战队班组都会装备一挺,该型号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研制,最独特的部分是采用30发弹斗供弹,并设计在枪身左侧,所以这也迫使将照门和准星设计在偏右的位置上,为了能正常的操作,枪托角度也向左侧偏移,也因为这个特点有了“歪把子”机枪的绰号。十一式发射6.5×50毫米有板步枪弹,战斗时直接使用5发桥夹装填到弹斗中,每分钟理论射速500发,实际战斗射速120发,有效射程600米,虽然大正十一式的这些设计很独特,但性能并不是特别优越,在进入40年代后,已经被更好的96式6.5毫米轻机枪,或99式7.7毫米轻机枪所取代。

注②特二式内火艇:特二式内火艇,意思就是“特殊2型内燃机艇”的简称,也叫做“卡米”2式水陆两用坦克,这种战车日本早在20年代末期就开始研发,主要用于登陆作战,30年代初期设计出了样车进行测试,进入二战后,特二式内火艇开始装备日本海军陆战队,其最独特的地方,就是车头和车尾带部分安装了船体式浮箱,且带有螺旋桨推进器,在登陆后也可以将其拆卸,作为常规的陆地坦克使用。

该车的动力系统搭载一台直列6缸风冷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15马力,陆地最高行进速度每小时37公里,水面最高行驶速度每小时9.5公里,车身装甲厚度为12毫米,武器部分为一门1式37毫米战车炮,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机枪,炮塔上还安装了了望塔和方形换气筒,这便于在水面上进行战斗,虽然这种战车的外形很怪异,但特二式内火艇却是现代水陆两栖坦克的鼻祖,当年日本大约生产了180多辆,全部都装备了海军陆战队,特别是在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中被广泛使用。

喜欢李三古堆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李三古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李三古堆》,方便以后阅读李三古堆第268章 第一次寿县保卫战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李三古堆第268章 第一次寿县保卫战③并对李三古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