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德”关

作品:廉颇传奇|作者:高基枫|分类:军事|更新:2022-12-26 09:55:20|字数:6124字

上卷:封侯拜将 第三十九章:“德”关

站在监察台上的肥礼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走过来对廉彪说道:“你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儿子,他体内蕴藏着一种难以想象的能量。”

廉彪笑道:“哈哈哈哈,我们同朝为官已有三十余载,印象里面司寇大人是从来不苟言笑、也几乎没夸过人。我儿能得司寇大人一夸,是他一生的荣幸,在此我代表我儿向司寇大人表示感谢!”

肥礼摇头道:“不是我想夸他,是我不得不夸他。我看了一天的比赛,还是远远低估了他啊!我原本以为他和旁边的小孩白羽是半斤八两,胜负只在伯仲之瞬间。可是当他听到自己胜利之后爆发出的喜动之态让我猛然发现他在持久力上其实是远胜于白羽的!要知道白羽还年长他两岁,而白羽那时早已是精疲力竭了。持久力是军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决定着日后领兵打仗的意志形态,一位体能充沛、意志刚强的将军必然可以组建并领导一支无坚不摧的铁军!关于这点,我深信不疑!”

廉彪点头道:“司寇大人既然这么欣赏我儿,到时候让我儿认您做义父怎么样?”

肥礼叹道:“唉,我怕是没这么好的命能做他的义父啊!看了一整天的比赛,我敢断定:6—9岁年龄组最后的总冠军就是你儿子,到时候只有我们赵国英明神武的陛下才能收他做义子,我肥礼配不上做他的义父!”

廉彪笑道:“司寇大人,凡事都有意外的,小儿未必就能获得最后的冠军哦。”

肥礼听完后许久没有再开口,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了句:“除非廉颇不想赢,否则冠军就是他!”

末了,廉彪也耐人寻味地冒出了一句:“司寇大人,你能做犬子的义父才是他一生的福气呢。”

……

前两关比赛结束之后,下了一夜的暴雨。出于各种因素的综合性考虑:原定于次日举行的德、智、体三关延期一天。入围的童子军在这一日得到了短暂的修整。

七月初九,两个年龄组共二百四十名童子军天还没亮便在操场排好队整装待发。

考核官宣布规则:“这一关为'体'关,需要各位童子军在规定的两个时辰内绕后山二十圈(6—9岁年龄组为18圈),为了加大难度和奖惩激励,每位童子军都会背上一个小皮箱,小皮箱里面有不同重量的石块。这个所负重量是按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比如:6岁的小孩最低要背3斤石块、7岁的小孩最低要背3.5斤、8岁的小孩最低要背4斤、9岁的小孩要背背4.5斤、10岁的小孩最低要背5斤……一直类推到12岁的童子军最低要背6斤。对石块的重量有最低要求,但是没有最高要求,几乎所有的童子军都是按所制规则的最低要求背的石块重量,因为大家都明白:多背半斤意味着接下来所有的路程都要比别人多付出更多的能量才能拿到相同的名次,在大家平时实力都半斤八两、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多背半斤可能意味着几百名的名次落差。之前的“劳关”和“美关”对年龄组中年纪比较大的童子军有利,而这一关则对年龄组中比较小的童子军有利,这也是以肥礼、廉彪为首的考核团队综合多方因素平衡年龄组内部的年龄差异所特别设计出的一个关卡。虽然这样的设定对年龄小的童子军有利,然而总有少数人会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廉颇虽然只有7岁,但是他要求自己和9岁的白起、赵奢背同样的重量进行赛跑,理由是自己的身高和他们差不多。对于廉颇的要求:考核官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当然这个石块也不是白背的,每组第一个冲破终点的童子军可以获得所背石块3倍重量的银两作为奖励,比如:9岁的白起(军中化名:白羽)如果获得冠军,他将获得13.5斤的银两作为奖励,也就是白银216两。(春秋战国时期:一斤等于16两,要知道当时十两白银就够一户四口农家省吃俭用一年的了,所以奖励还是十分丰厚的。);比如12岁的赵胜获得冠军,他将获得18斤的白银作为奖励,也就是白银288两。获得组别第二名者可以获得所背重量两倍的银两奖励;第三名则可获得与所背重量相同的银两奖励;四至六十名奖励相同,都是赏银5两。

记分规则:每组头名记100分、二至四名记95分、五至二十四名记80分、二十五至六十名记60分、六十名开外者按淘汰处理。

两个年龄组的选手被分别带到了东西两座山的跑道上开始比拼,6—9岁年龄段的120人在东山比赛、10—12岁年龄段的120人在西山比赛,两座山的跑道形状如出一辙,一圈长度也都是五千三百五十尺(换算成今天的长度单位,大约是1200米一圈),如果跑20圈就相当于比现代奥运会半程马拉松超出一点距离,不过这样的路程对于年纪尚小的童子军而言也是一个极具难度的考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廉颇传奇》,方便以后阅读廉颇传奇第三十九章 “德”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廉颇传奇第三十九章 “德”关并对廉颇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