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八国运动会25

作品:廉颇传奇|作者:高基枫|分类:军事|更新:2022-12-26 09:57:15|字数:5956字

上卷:封侯拜将 第156章:八国运动会25

当天夜里,杨戬、雷震子和土行孙三人便悄悄地推着炮车赶到了殷商城脚下。

而后姬旦(史称:周公,姬发的弟弟)与哪吒共引两万精兵着夜行黑衣埋伏于城外的芦苇、草丛之中伺机而动。

姬发、李靖(哪吒的父亲)督大军驻扎在殷商城外五里处随机应变。

姬昌(姬发的父亲)、姜尚处中军大帐总揽全局,统一指挥调度。

之所以选择夜半三更动手,那是因为:商朝的守城士兵在三更时分会进行换防,而且为了补充体能与水分,这些士兵都会进行短暂的吃喝。

一开始这种吃喝都是在换防站岗的过程中解决,但是随着周朝军队攻城的屡战屡败以及商朝军队守城的连战连捷,所以这种吃喝之风逐渐在商军之内蔓延开来,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此时已经演变为一种聚会和宵夜的形式……

当然商朝军队尽管都在半夜三更吃起了宵夜,但毕竟当前敌我形势严峻,他们也不敢过多地耽误时间,每队士兵有且仅有半刻钟左右的用餐时间,聚会过后,轮岗的士兵依然要如期站上城头进行巡逻。

因此,这一战的关键在于:要在商军换防过程中,利用无人看守的半刻钟时间,快速登上城楼,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跑到城楼底部,将城门悄无声息地打开,引周朝军队入城。

(注:古时候一刻钟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半刻钟就是7.2分钟。)

杨戬曾经多次测试过自己的跑步速度,也数次模拟过自己登上城楼、跑到楼下、摇动轴承、打开城门等一整套流程的时间。

他发现:自己登上城楼到打开城门最快的时间是三分之一刻钟,而平均时间则是五分之二刻钟。

最后他得出结论:要想偷袭成功,留给自己登上城楼的时间至多只有六分之一刻钟。

(注:六分之一刻钟换算成现在时间为2.4分钟)

换而言之:从炮石器将杨戬抛出,再到杨戬稳稳地站到城楼之上,最多只能在2.4分钟(144秒)内完成,这中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引起敌军的警觉,从而宣告此次突袭计划的失败……

三更一到,商朝的站岗士兵照例在无人接班的情况下擅自离开了执勤点,去往不远处的碉堡里开起了小灶。

这时,在雷震子和土行孙的运作下,装载着杨戬的炮石机也发了射。

可是意外还是出现了:由于两军对垒,朝歌城(殷商城)的墙壁也日渐破堪,所以商军近期在南城门也进行了一次修缮,本来修缮城墙是战争之中一件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事情,但是不知道这次商军的统帅是哪根筋搭错了,看着城墙修缮完毕后多余的废角料,他也懒得运送处理,竟然临时下令士兵将这些废料全部悄无声息地填补在城墙之上。要知道这些废料肯定不如原料来得坚固耐用,修筑在城墙上经历多次风吹雨淋后,过不了多久肯定就将出现碎裂坍塌的现象,这就属于画蛇添足的“豆腐渣”工程。

但就是这几乎没有好处的“豆腐渣工程”却给杨戬的登城之路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原来这些多余的废料填充在城墙上,造成了城墙的鼓包,使得原本十八丈的城墙在高度上增加了八寸。

而周朝的情报数据一直写着:殷商城的墙体数据为十八丈整。

杨戬等人用炮石机秘密训练的时候也都是以十八丈作为尺度标准。

常言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突然增加的八寸使得杨戬在空中滑行即将要着陆的时候,手指无法够到城墙的上沿——从而一股脑摔了下去。

不过俗话也说:天无绝人之路。

杨戬虽然从城墙外围掉了下去,不过却被插在城墙上的旗杆接住,并凭借着木头弯曲所产生的势能被弹飞至城墙的了望台处!

这了望台是开于城墙内部的一个通风口,战时可以观察敌情、释放信号,平时也能囤积粮草、训练兵甲,所以为防风吹日晒、电闪雷鸣,会在其顶部加了一个三尺见方的土檐,而正是由于有这个突出城墙外的土檐使得悬空于十丈开外的杨戬得以获救。

杨戬从土檐处迅速爬了起来并调整好状态,此时杨戬手上的计时沙漏已经流了三分之一的沙子。

原来这沙漏是在杨戬临行之前,姬发等人特意为其准备的,沙漏漏完的时间正好对应的是六分之一刻钟,也就是杨戬所能登上城楼的最后时刻。

换而言之:杨戬若是不能在沙漏漏完之前登上城楼,那么他就无法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只好原路再撤回周营。

当然,杨戬肯定是不会就此放弃的,他尝试了奋力一跳看看能不能够到城墙上沿,可是城墙上沿距离土檐的高度差为一丈八尺(大约4.6米),显然这个高度在目前为止是无人可以摸到的!杨戬虽然身材高大、弹跳惊人,但面对这个高度差也是束手无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廉颇传奇》,方便以后阅读廉颇传奇第156章 八国运动会25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廉颇传奇第156章 八国运动会25并对廉颇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