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追歼的欲望

作品:一寸山河|作者:作家李珂|分类:军事|更新:2023-03-28 20:15:07|字数:6116字

日军的联队长大冢康介就守在炮兵阵地上,全方位地目睹了这一轮攻击的失败。

当八路军阵地上的那挺重机枪开始怒射的时候,他强行压住了想让己方炮火对其实施打击的冲动——通过前面的交火可判明对面的阵地基本属于线形布防,茫茫夜色中无论迫击炮还是掷弹筒、想要准确命中这种细长的散兵阵线,难度都实在是太大了。毕竟,大冢康介此行的目的是驰援包抄同蒲铁路线,他不想在半途的突击中就消耗太多的弹药。

蒙疆军骑兵团被改做步兵后的冲锋,日军的联队长仍然没有抱什么希望,他只想要这帮蒙古骑兵最大限度地在正面吸引住八路军的重机枪火力,以便让自己麾下的两个步兵小队暗度陈仓得手。

但结局还是让他继续失望。

其中的右翼步兵小队甚至已经攻到了对方阵地的前沿地带,可是关键时刻八路军的重机枪竟然向这边调转了枪口,更有一股彪悍的士兵脱离掩体奋不顾身地近距离投弹,最终,攻击两翼的两个小队,先后无可奈何地撤了下来。

中路的蒙疆军是最后撤下来的,当然,他们的这轮攻击也实在不能称之为靠前。杜东强等几个军官,心惊胆战地揣度着是否会再遭到联队长大佐的军法制裁。让他们额手相庆的是,大冢康介把他们丢在了一边,只召集了皇军步兵中队的几名尉官,聚到后面的卡车附近开会去了。

日军的联队长已经决定暂停攻击,等待丰店县城的第二批援军赶过来。

援军的队伍中将出现野村大队直属机关枪中队的一个机关枪小队,他们携带着四挺九二式重机枪,大冢康介要用这四挺重机枪全力绞杀对面的马克沁。

作为中国军装备最普遍的重机枪型号,大冢康介对马克沁有着相当的了解和感受。早在开战之前,敌对的两国军队就都从欧洲引进了制式重机枪,中国军采用的是德国制造的马克沁,皇军采用的则是法国的哈奇开斯——这两种重机枪在欧洲均名头十分响亮,如今则在东方战场上被大量仿制、普遍对垒、一决雌雄。

大冢自然是看好哈奇开斯也就是九二式重机枪的。中国军的马克沁(他们自己起的名字为民二十四式)枪管外面套着的厚重的冷却水筒,看上去蠢笨可笑之极,与九二重机干净明快的气冷散热片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而联队长大佐内心深处极不愿意承认的一点,则是中国军的马克沁给皇军士兵造成的巨大杀伤,这一点,无论是在河北战场还是山西战场,都已经得到体现。至于今夜这场突发的战斗,对面敌军阵地之所以稳守至今,也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一挺该死的马克沁。所以,大冢康介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的四挺九二重机枪拉上来,他要给中国军的马克沁来一个完美的葬礼!

同一时刻,灵石县附近的同蒲铁路线上,大规模的战斗同样进入了暂歇阶段。

中央军391团第一营,在同蒲路的公路旁边完成了战术展开,两个连靠前,一个连居后,对行驶在公路上的日军卡车队进行侧击。只不过,攻击的烈度减弱了许多——由于中央军上校已经下令停止对日军军列的围攻,各部并开始梯次撤离,因此公路边的第一营也就没有必要再拼死阻击两边日军队伍的会师。

秦忠孝给一营长的最新命令是:侧击并监视日军卡车队,允许卡车队向军列靠拢、但严防其派步兵冲下公路,待再次接到团部命令后,即可直接向东撤往关门山方向。

经历了几番殊死的抵抗,日军军列上的毛利大尉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在敌军的重炮突然开始轰击、而且直接命中击毁了一节客车车厢之时,这名中尉副大队长甚至感到了末日前的绝望——中国军携带着的大口径重炮明显不止一门,其中更有一门似乎是帝国制造的四一式山炮!倘若就这么铺天盖地地轰过来,区区八节小火车的车厢,只怕用不了几分钟、就会连车头在内通通被炸到天上去。

直到多数的炮弹嗖嗖尖叫着掠过他的头顶,在铁道线另一侧的旷野里纷纷炸响,直到对面的重炮不再隆隆轰鸣,毛利大尉才恍然顿悟:中国军的炮击结束了,而射术不精的炮兵救了他和部下以及军列的命!

惊魂未定的日军副大队长,开始重新关注公路上赶来的援军,他通过步话机继续狂呼牛岛中尉的卡车队,要不惜一切代价靠拢过来。

终于,牛岛步兵中队跌跌撞撞地扑到了军列的尾部,令毛利大尉既惊讶又欣慰的是,会师的牛岛中尉向他报告说:在公路边阻击他的车队的中国军,攻击力度突然减弱,一改了最初拼命拦截的架势。

还没等毛利想明白个中原因,他的一个小队长就从灵石县城的城下派人回来报告:已经与县城内守军取得联系,沿途未遇中国军。

这个小队,是毛利奉文城旅团部的命令刚才派往灵石县城的,小队沿着铁道线直抵县城北门门外,而据县城守备部队指挥官通报,中国军对县城东门的攻击也已经停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寸山河》,方便以后阅读一寸山河第339章 追歼的欲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寸山河第339章 追歼的欲望并对一寸山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