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争夺山口

作品:一寸山河|作者:作家李珂|分类:军事|更新:2023-07-19 10:21:58|字数:6740字

对于小榆树山东麓的这几个山口,秦忠孝去年率领391团还在驻防丰店县城时,曾经亲自前去视察过,也听县城内外的本地人讲述过。因此还算得上熟悉掌握。

东麓最南端的那个大山口,百姓称之为黄岩口,如今早已经被日军严密封锁;从黄岩口进去便是那条横穿整个小榆树山的山间公路,公路另一头的出口碎石峪,就已经临着文城的东郊了。

但除了黄岩口那个最大的山口之外,小榆树山东麓其余几处面朝着丰店县城城墙的大小山口,百姓至今均可自由进出——进出山口的人大体为两类,一类是小榆树山里的原住民,一类则是进山狩猎或采拾的过客——偶尔会有小股日伪军在各个山口附近巡逻,却从来未做封锁山口的行径。

所以这个夜晚,得知县城里的日伪军突然一反常态地扑出来、短时间内就封锁了小榆树山东麓所有的大小山口,接报后的中央军上校秦忠孝就断定:八成是自己的特务连侦察小队出事了!

于是才有了眼下这场兵贵神速的出山大作战——秦忠孝亲自指挥着最精锐的第一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驱走日伪军,夺下了两个山口。

寻找接应赵木头侦察小队的三个小组,几乎在第一营占领山口的第一时间、就窜进了小榆树山。望着他们眨眼间被山口里面的夜色吞没,营长李嘉裕下令立即依托山口附近的地形、构筑简易的阵地工事——他们必须在这里死死铆住,直到山内的弟兄们顺利平安地逃出。

小榆树山的地理构造呈现北高南低之势,东西南北的四条边,山口全部集中在地势相对低矮的东南麓(丰店县城附近)和西南麓(文城附近)。以此刻中央军391团第一营占据的两个山口为例,一个山口几乎与丰店县城城墙的西北角平行,另一个则更向北相隔二里地不到。而再向北去,便全是高达几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陡直峭壁了,想从那样的峭壁上进出小榆树山、人力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这也是秦忠孝下令炮连全力轰击丰店北城墙的原因所在——不使日伪军从那一带的城墙上用火力攻击这两处己方占据的山口。

炮连的打击效果相当不错。三门大口径的山炮,压低直射正前方三里多远的高大城墙,准头上已经无可挑剔;九二步兵炮的口径虽然稍小,但炮弹爆炸威力同样惊人。五轮齐射过后,二十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一处城墙被打塌,北城门楼的下方损坏严重,多处城墙被炸出了大洞。

当然,炮击并未造成敌军人员方面的重大伤亡,这是因为中央军上校为防止黑夜中炮弹入城误伤平民百姓,在战前严令炮连不得抬高炮口,所以这些炮弹没有瞄向城墙上方的垛口,躲在垛口后面的日军因此逃过一劫。

但是这突然发起的步、炮袭击,还是一下子打懵了丰店日伪军的部署,不仅出城封锁小榆树山东麓山口的部队惊慌后撤,留在县城里面的守军也手脚大乱起来。

大冢联队的指挥官大冢康介,在今夜本来是委派了第一步兵大队的大队长野村少佐带领两个步兵中队以及蒙疆军骑兵团出城的,但是后来他又实在放心不下——旅团长少将从文城打来的电话声色俱厉,要求丰店守备部队必须不遗余力地围堵闯入小榆树山军事封锁区的中国人,表明事态已经达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于是大冢本人后来还是亲自出城,赶到了封锁小榆树山山口的队伍当中,监督部署。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抵达封锁线还不足十分钟的时间,竟然遭到了来自身后的突然猛烈的火力袭击。

县城北面同步响起的重炮轰击的声音,让身处城西郊的日军联队长感到了不妙,以至于他第一时间判断为:中国军发动的是针对丰店县城的重兵攻坚战。

“开西城门,步兵中队全部退守城内!”在步话机里,大冢康介给城内守军下了命令,同时就让野村少佐指挥带来的两个步兵中队立即向城内撤退。

“大佐,蒙疆军骑兵怎么办?也撤进城内吗?”野村少佐目睹着夜色中人喊马嘶的蒙古骑兵群,大声询问着自己的联队长。

“命令他们向南转进,掩护西条联队的部队,退守到黄岩口附近集结!”

大冢康介恶狠狠地吼叫着——这些徳王和李守信手下的蒙古骑兵每逢战端一开,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撤退和保命。

他所说的西条联队的部队,正是刚刚乘卡车沿着小榆树山内的公路、赶到丰店县城西郊的龟田大队的两个步兵中队,指挥部队的是大队长龟田少佐。他们刚刚从卡车上跳下来不久,正在列队集合、分派接下来具体进入小榆树山各个山口的序列,结果就听到枪炮齐鸣,迎面大股的骑兵乱哄哄地向后退。

负责联络的蒙古骑兵军官用熟练的日语向龟田少佐通报:前方出现紧急敌情。忙乱之下,龟田手下的两个步兵中队,也只好踉踉跄跄地朝着刚刚经过的黄岩口一带退了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寸山河》,方便以后阅读一寸山河第436章 争夺山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寸山河第436章 争夺山口并对一寸山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