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奔波告状

作品:一寸山河|作者:作家李珂|分类:军事|更新:2023-07-19 10:22:43|字数:6290字

位于西坪村后面的关门山山口:大柏口以内,八路军徐旅支队如今已经形成了与占领西坪村的日军对峙前沿的态势。

日本兵封锁了大柏口,目的是不让败走山内的八路军重新出山;而徐旅支队在支队长吴子健的亲自指挥下,依托大柏口里面的山地部署了前后两道防线,以阻止驻扎在西坪村的日军向山内发动攻势。

双方彼此互有忌惮,谁都不轻易越雷池一步,因而渐渐堆砌成了眼下的对峙格局。

吴子健当然是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退入关门山的徐旅支队,其实已没有了更多的退路。倘若日军以重兵发起强行进攻,八路军要么据关死守,要么被迫放弃防线、在山内与鬼子打游击,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将凶险之至。

值得庆幸的是,前些天投入到西坪村一线战场的日军主力,显然大部分已经撤离,留下来的应该无力再实施攻击。这就给了徐旅支队足够的喘息时间。

也正是在此期间,支队长吴子健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情报反馈,使得他对之前那场恶战有了越来越全面的了解。

情报反馈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其一,是坐镇关门山青龙口及河口村防区的徐旅支队参谋长李天林派人传递;其二,则是潜伏在文城城内的敌工队情报站,亲自跑来了敌工队副队长陈栓柱送信。

参谋长李天林的消息来源,完全取自大榆树山的中央军391团到访的联络官。由于391团有电台与外界通联,因而很快便知晓了日军山西第一军发动的四面合围太行山的战略动作——现已证明:驻扎文城的萩原旅团进攻关门山脚下徐旅支队根据地以及大榆树山野枣沟山口的行动,正是此次四面合围作战计划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文城地下情报站则由敌工队副队长带来了当地日军倾巢出动的情报。地下情报站实地侦察的结果表明,驻扎在文城西郊杨村的萩原旅团西条联队,已经全体开拔,杨村兵营近乎空虚。此外,文城东郊的大冢联队奈良步兵大队,也悉数而出。

尽管文城的自家情报显得姗姗来迟,八路军支队长仍算满意,因为再结合此前前线作战之敌情,至少让他搞清了与徐旅支队恶战一场的敌军来历,包括相对准确的番号——没想到,对关门山脚八路军的这次攻击,只是一盘大棋中的一个边角缠斗而已,日本人真正瞄准的是太行山腹地的八路军总部、以及刘师主力和林师徐旅主力。如今,太行山那边胜负未知,但关门山的战火,基本平息了。

若认真计较胜负,徐旅支队这一仗无疑是输了——山外最大的根据地西坪村已然失守;当时被迫跳到外线作战的王双龙第一营、夏连山骑兵连至今没有消息;二营长魏鑫与一小股部队在西坪村战斗中意外失陷,生死未卜。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参谋长李天林指挥的关门山青龙口及河口村防区,在整个战役中竟未遭到敌军攻击,得以完整保存。

目前徐旅支队已经收拢掌控的各部,布防如下:

——支队政委刘恕,带领支队部以及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机构,撤至关门山内红星峡大本营,驻防兵力为三营第9连、直属警卫排、炮兵排。

——支队长吴子健、三营副营长祁彪,率二营第5连、三营第8连在临近西坪村的关门山大柏口内,设置两道防线,作为阻击侵占西坪村日军的前沿屏障。

——支队参谋长李天林、三营长鲁大江,率三营第7连和二营第4连、第6连,坐镇关门山青龙口以及河口村防区(由中央军391团临时支援过来的朱星云一个连,日前已经经过青龙口防区出山,星夜秘密转移至大榆树山391团归建)。

——目前下落不明的作战部队,包括第一营全部、骑兵连全部以及二营长魏鑫带领的第5连一小部。吴子健为此紧急传令给李天林,要他迅速组织力量向青龙河下游侦察,重点为梨花浦以南地区,包括主动向晋军独12旅防区内的友军打探消息,尽快搜寻到上述官兵的行踪。

彼时的徐旅支队长,其实已经悔青了肠子——若早知道日军此次进攻系一个规模庞大的四面合围太行山作战计划,他就绝对不会抱着与来犯日军做试探性一搏的打算,而是会直接将主力提前转移进关门山,避其锋芒。如今,最精锐的第一营以及骑兵连抛到了外线作战,全无音信。倘若大龙、连山的人马在此战中蒙受重大损失,他吴子健难辞其咎!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391团联络官带来的第五战区台儿庄战场的大捷捷报,就让八路军支队长感到了极大振奋。只不过,远水不解近渴,眼前吴子健更急需知道的,不仅是本支队失联部队的下落,还包括太行山腹地的战况。

然而,台儿庄捷报引发的喜悦还未散尽,烦心的事情就接踵而至了——支队政委刘恕给吴子健写了一封亲笔信,竟然是由敌工队副队长陈栓柱从红星峡送到了吴子健的前沿指挥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寸山河》,方便以后阅读一寸山河第505章 奔波告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寸山河第505章 奔波告状并对一寸山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