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心口不一的藩王们

作品:大明皇太孙|作者:小仔|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8:35:05|字数:6364字

其实朱元璋的操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如今的大明比那个明史,上面所记载的大明,已经强大了许多。

可有些东西,终究还是没办法去百分百的避免。就算一个再有钱,发展的再厉害的国家,养了太多的闲人,而且还全都是高规格的待遇。

那么迟早有一天,这些人的数量会成倍递增上去,把王朝拖垮。

几百个王爷大明养得起,可是几千个几万个乃至更多呢?

所以。

这个问题必须要避免。

而朱允熥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朱元璋看过明史上且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而朱允熥本身就是一个穿越者,历史上的明朝之所以会灭亡,和中后期的财政危机是密不可分的。

之所以会出现财政危机,不仅仅是因为利益集团对百姓们的压榨,和对朝廷的吸血,,其中一个主要元素就是,花销太大,养的闲人太多。

不仅仅是朝堂上的官员和地方的那些官员多,朝廷宗族人士也太多。

这一切的问题本源,出现在了明朝的藩王制度上面。

或者说出现在了明朝的皇族爵位继承上面。

明朝的藩王,其嫡长子具有继承王位的权利,其余诸子皆为郡王。

郡王也遵循嫡长子继承,其余儿子降一级爵位,一直有十个等级。

此外,每一位皇帝除太子以外的儿子,也都被封为亲王。

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朱家的王爷数量越来越多。

这些王爷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只能呆在封地,不得随意离开,也不允许其从事商业活动,且生活费用由朝廷拨款,可以说是无忧无虑。

于是乎,他们就会使劲儿开枝散叶,保证他们这一支子孙满堂,继承更多的爵位。

如此一来,藩王的逐渐增多,也造成了明朝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

藩王的后人也越来越多,全部都有爵位,如此一来,负担可谓大的下人。

除了朝廷需要养这些人以外,地方上,有的藩王在封地内,大量兼并土地,造成自耕农数量减少。

百姓们,或沦为流民,或成为佃农。

这对于明朝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秩序,都是不小的冲击。

总的来说呀,这样的一个藩王制度,让老朱家所有的有血缘关系的人全都成为了,大明的蛀虫。

而且还是有权有势,能够在地方上胡作非为的蛀虫。

这些人不仅不会为朝廷分担,不会为朝廷做什么事情,还会浪费朝廷的粮食和钱财,在地方上还会剥削百姓。

这么多后代,只要出那么一些坏的,那么对百姓来说就是一些不好的事情。

这个好像是朱樉在西安福为祸一方,搞得整个西安府的百姓们民不聊生一样。

所以这样的一个威胁,让朱元璋也开始怀疑自己所制造出来的藩王继承制度,是不是有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朱允熥之前也考虑过,现在朱元璋亲自说出来,那么朱允熥自然也就借着这个机会把它解决掉。

之前呀,是担心这些藩王在地方上,拥有着太大的势力,容易造反,而将他们的权力剥夺一些,和地方官进行相互制衡。

这个问题解决了。

现在,关于皇族子孙数量会越来越多,导致可能会导致朝廷负担不起的情况,朱允熥责任也有解决之法啊。

于是朱允熥就开口说:

“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朱元璋立马询问,哪两个方面。

朱允熥说:

“第一,要限制这些皇族之人,胡乱的生育,所以得有一个规定,那就是他们不能够有太多的妻妾。”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说: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若是纵容他们随意的娶妻纳妾,女人多了,生的子孙也就多了。”

朱允熥说:“不错,所以我觉得朝廷应该实行一夫一妻制。”

朱允熥提出这一夫一妻制,顿时让朱元璋愣了一下。

旋即说:“一夫一妻?只娶一个?虽说要限制他们娶妻,但以前怎么说也是三妻四妾,现在却变成一妻,是不是力度有点太大了?”

朱允熥毕竟是一个穿越者,在后世那个社会,确实是一夫一妻。

于是朱允熥说:

“只有这样用强硬的手段,才能够限制这些皇室子弟,胡乱生娃。

况且人们本就应该向往更美好幸福的生活,有时候家里面妻妾成群,未必是什么好事,反而引来不和谐,争风吃醋等等。

我觉得我们老朱家,都还是比较专一的,因此我建议每个皇族之人,都只能娶一个妻子,以此来实行皇族的计划生育限制。”

朱元璋本来是有一点点不同意,但一听到朱允熥说,老朱家的人都比较专一,顿时就露出了笑容。

这一点他还不得不承认。

他自己呀,就一生都非常喜爱马皇后。

他的儿子也都非常专情。

纵然是秦王朱爽,这样一个残暴的人,他也只喜欢一个邓妃。

再比如燕王朱棣,也只是喜欢一个徐妃,还有之前的太子朱标,怎么样对朱允熥的声母尝氏,爱的深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太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太孙第411章 心口不一的藩王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太孙第411章 心口不一的藩王们并对大明皇太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