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资金盘套路

作品: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作者:南梦尘|分类:都市|更新:2024-02-27 21:40:34|字数:4784字

暗网平台正式上线后,紧张的研发工作渐渐地轻松起来。

尤其有阿辉的加入,我工作更是少的可怜。

为了不让海哥给我找事,只能没事找事,尽量让自己显得非常忙碌。

尽管这样,海哥还是把我派到了去华纳学习资金盘的队伍里。

整个老街,卧虎是最早收留杀猪盘团队的电诈园区。

而华纳却是老街做资金盘电诈的鼻祖。

杀猪盘诈骗要比普通电信诈骗,例如冒充公检法、快递、信用卡等利润高,所以自从卧虎吸收杀猪盘后,其他园区也很快走上了这条道路。

市场就那么大,大家都开始从事这项业务,收益率肯定就会越来越低。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华纳的张忠诚从国内搞来基金、精算、传销等高手开始研发资金盘的诈骗手段。

资金盘诈骗和其他诈骗方式不同。

不但初期投入大,而且周期也很长。

一个确保盈利的资金盘,根据模式不同,最短的投资周期是2到6个月,最长的有1年2 年。

除了周期长,资金盘初期投资也非常大。

资金盘采用的是放长线钓大鱼,放大盘体,然后收割韭菜的模式,因而初期投资额一般从几百万,到上亿资金,把很多电诈公司挡在了门外。

也就是说,尽管老街电诈公司满地都是,但是搞资金盘的电诈公司并不多。

资金盘除了对回报周期和初始投资额有限制外,对人才的需求更高。

例如筹备期,除了对接各种团队,进行调研、精算,测算最优收割期等,还要规避政策风险。

因为盘子运行的时间比较久,如果明显违反国家政策,被有关部门盯上,可能还没到收割期,就已经被端了。

在推广期,除了要有非常强悍的推广团队,把噱头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出去,还要确保调动被骗人投资的有效性。

这个有效性越高,才能确保后期收割期可以割到更多受害者。

在这两个时期,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搞服务器IT系统的计算机人才,搞精算的保险行业的精算师,搞传销的顶级营销师、搞基金的顶级操盘手等等。

有了这些人员参与,才能确保资金盘可以正常运行。

我们一群人在华纳一共参加了10多天的培训和观摩。

说是培训和观摩,其实就是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凭着自己本事学。

想想也是。

我们学会了,把技术带到卧虎,不就增加了华纳的对手嘛,人家愿意教才怪。

既然人家不愿意教,正合我意,于是在里面混了10多天。

回来后,海哥异常高兴,把我们聚在一起,让我们开始琢磨出一个资金盘的套路。

本以为大家都和我一样,什么也没学会,只能凑在一起大眼瞪小眼。

可没想到的是,这群人除了我,其他人都像打了鸡血,开始挑灯夜战,琢磨起来。

还别说,他们经过一个礼拜的苦心研究,还真弄出一套像模像样的资金盘。

这个盘,前台是一个理财基金公司,后端对接的是大数据互联网资产。

其实最底层就是投资一些数字货币项目而已,只是换了一些高大上的噱头而已。

例如什么WEB3.0、云计算、元宇宙、产品溯源链等等新奇特的互联网名词。

除了这个,他们怕有一点知识的投资者(应该叫受骗者)看穿把戏,他们还把资产做了多层包装,多层保证,让大家看起来非常放心。

最常用的办法把产品进行增信。

第一个增信的方法就是注册一个假的国企单位,然后发行一个可以在金融局认证的基金。

可能有的人要问了,既然是国企,怎么能可以注册假的呢?

其实很简单。

我们国家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历史上曾经有有各种各样的国企、央企。

后来进行体制改革,这些国企失去了国家财政的支持,开始自谋出路。

一些好的国企因为底子厚,产品市场竞争力强,混的风吹水起。

可有些国企的三产,或者当时为了解决职工家属设立的一些服务型的企业他们混的就没那么好了。

这个时候,为了解决职工吃饭问题,更是为了甩包袱,领导就让职工挂靠企业设立很多挂靠公司。

这些公司如果通过股权穿透,你可以发现是国企控股,其实说了算的就是一个原来企业职工而已。

诈骗公司的人利用关系找到这些负责人,许以利润,然后利用这个职工控制的公司入股,然后成立一家新公司,自然而然就成了国企。

这个公司成立后,再经过几个投资,最后来到了这家可以开设基金的理财公司。

因为这家基金公司最终穿透的股权是国企控股,因而就被挂上了金腰带,到金融局申请一个基金牌照就没有了问题。

如果嫌弃这个办法比较麻烦,那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那就是找一家国企下面的孙公司投资的非常小的公司,然后刻几个萝卜章,填几张表,到了工商局,一个有国企资质就注册成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方便以后阅读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第359章 资金盘套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第359章 资金盘套路并对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