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赦免诸臣,提审刘豹

作品: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作者:满地是菠萝|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3 08:29:48|字数:4264字

“陛下,您以三万兵马重新夺回荆交两州,臣便以三年,凭三州之地,为陛下筹出五十万兵马,有何不可?!”

诸葛亮一拱手,声音不大,但掷地有声。

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刘封明白,诸葛亮绝不是夸口吹牛之人,相反他做事谨小慎微,当十分自信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丞相,我可否了解一下丞相的计划?”

诸葛亮笑了笑,拿出一大张图纸,还有一叠文件。

刘封打开,上面详细记录了三州二十郡的民生情况,其中战事减员,瘟疫旱灾等情况都考虑了进去。

精细到每个村落,甚至每个村落有几口井,男女比例,年龄构架,被东吴征去多少,这两年来又出生多少,死亡多少,大概能征得多少人,都做了详细的统筹规划。

难以想象,对古人来说这是多大的工作量。

诸葛亮不是随便说说。

他是来真的!

这一刻,刘封真心被诸葛亮折服了:“可这么多部队,后勤当如何?”

诸葛亮道:“这一年来,我多寻河道,以做运河,咱们可以河道运粮,不通河道之地,可以木牛流马运粮。”

“木牛流马?你研究出来了?”

诸葛亮觉得刘封问的话哪里有些不对劲,但也说道:“正是!”

“朕可否看看?”

诸葛亮展开图纸,刘封点点头。

他本以为是独轮车样的载具,没想到真状如牛型,车下有六轮,推之即走,遇之石头洼地也能轻松越过,不会受阻。

这其中的智慧,现代人难以想象。

就像现代想不出,商周之前的时代,如何能够造出三星堆那般先进的文化。

“此木牛流马运粮,可极大提高军士们运粮的速度。但若想再提高时效,还应当多修路,多开渠!修路建渠的地方,臣已经拟好,请陛下过目。”

“嗯......”

刘封接过图纸,诸葛亮便将益州荆州交州三地可行路开渠的地方一一指出来。

接着,两人又就贩卖茶盐换取马匹之事研究讨论,诸葛亮同样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刘封有一种感觉。

难怪后人推崇!

有诸葛亮这样的人辅佐,当皇帝该是一件多幸福的事!

也太省心了。

“只是现在南中孟获生乱,为保无后顾之忧,当先平之。只是此事不宜他人平之,当陛下亲征为妙。”

“为何啊?”

“南中之民既有汉民,又有彝人和佤人,多有争乱,现在孟获在南中为百姓所敬仰,当降服孟获,方能使南中安宁,百姓敬服,取西方上兵为我所用。若是将领,虽可杀伐,但难使南中敬服,陛下亲去,以威服之,以得敬之,则南中可安也!”

刘封点点头:“既如此,那过几日朕便出兵,亲征南中!”

“不着急!”

诸葛亮也点点头:“陛下,你先坐镇益州一年半载,待荆益民心已定,再出兵不迟!”

刘封点点头:“如此也好!”

......

君臣两人在诸葛亮的书房里聊到了很晚,不知不觉竟靠在桌案上睡着了。

这一夜,诸葛亮继隆重对之后,为刘封构建了进一步入主中原的构想。

......

翌日,南郑大牢里。

五个犯人皆紧张起来,他们听到狱卒讨论,陛下回来了。

而后,每人得到一份“断头饭”。

其实所谓的“断头饭”就是比平时吃的好一点,他们平时就吃得不错,这次竟还有稀有瓜果糕点。

据说是交州士公送来进贡陛下的。

李严拿了一块,叹了一口气:“这陛下不是真要杀我们吧!”

张松哼哼一笑:“我这条命本就是陛下的,还了又如何?”

费诗叹气:“哎,我费诗为谏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李恢沉默叹气:“那法正不是先我们而去?”

秦宓则一言不发。

说话间,牢门大开,狱卒皆尽跪下:“陛下万岁!”

然后,他们看到刘封走了进来。

五人赶忙下跪:“陛下万岁!”

“平身吧!”

“陛下!”李严跪着问道:“您可是为了杀我们?”

刘封抱拳,躬身一拜:“五位先生,受惊了!”

五人互相看了看,哪受的起皇帝之礼,慌忙抢地磕头。

“前番朕因父皇被江东所害,意气用事,冲动而伐吴。各位尽忠而谏,朕非但不领情,还将几位打入大牢。如今朕已知错,亲来为几位开牢!”

刘封这话说的很有水平。

他说朕已知错,而其伐吴逼死孙权,还重夺荆交二郡。

现在想想,这是绝对正确的决策!

何错之有?

错的是你们,不该阻止陛下伐吴。

陛下当初若听了你们的话,现在独守一个益州,大仇又不得报,那又是怎样窝囊的局面?

这是给几人一个极大的台阶。

你下不下?

说话间,拿着牢门钥匙,亲自为李严打开了牢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第414章 赦免诸臣,提审刘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第414章 赦免诸臣,提审刘豹并对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