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刘封的理想,司马的毒计

作品: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作者:满地是菠萝|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7 16:35:25|字数:4312字

自古离间多绝计,君臣无隙亦有隙。

曹操破马超,便用此计,使马超韩遂反目。

曹操赤壁逢败,亦遭此计,错杀张允蔡瑁。

所以曹操觉得,即便刘封不信诸葛亮谋反,但此传言既出,君臣定不会如之前那番和睦。

只要诸葛亮生出那么一点点自保之心,又或者刘封施展那么一点点制衡之术,长安可能就有救了。

而此时此刻,刘封并未得到消息。

他站在山头,看着军民热火朝天的劳作,看着一陇陇稻田正在形成规模,看着一封封各县的栽稻进度,他心中暗暗欣慰。

此时,庐江百姓的眼中终于闪烁出希望的光华,他们一边劳作,一边唱着徽地民歌。

咿呀嗬咳,南腔北调,却热情洋溢,洒脱奔放。

不知不觉,刘封对“百姓”这个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在刘封眼里,他们不再是提供税粮的劳作机器,不再是提供兵源的生育机器,更不再是构架基础为权贵奉献的服务机器。

每一个百姓都有人情味的个体,是组成国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或者说,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开民智,富民生,乃历代君王都讳莫如深的话题,刘封却真的很想试一试。

想想,普通的一户人家,男的勤劳,女的贤惠。

家里有一头牛和二十亩地。

种出的粮食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缴税,还有一部分能卖给政府换成银钱。

每天劳作完,可以去茶馆喝喝茶,听听戏,钓钓鱼。

逢年过节可以杀头猪宰只羊。

夏日的傍晚与邻里喝酒吹牛,非农忙时节可与家人出游踏青,每当节日庆典可带着老少参观赏游。

每年可在家中添置新的家具,给女人添置新的首饰,给孩子添置新的衣裳。

有了委屈,可请状师告状,可报官调停,不至于无处申诉。

他们的儿子,在学堂读书识字,学习最先进的农业知识或者工造技术。

他们的女儿,也会在学堂读书,学习最先进的饲养牲畜技术和纺织工艺。

当百姓拥有了这样的生活,若有人揭竿而起,又有几人会相应呢?

至于士族贵胄,尤其是有功之臣,给他们些许从商便利,必会形成许多大型的产业,既可保证他们的优渥生活,也可促进商业发展,提供就业,更能为国提供更多的税收。

再实行推恩令,以控制产业规模,消除垄断……

不知不觉,刘封对未来神往起来。

正此时,信报传来。

“陛下,最近七日春谷县又建箭楼三百余座。”

刘封点点头,他带军民种粮的这段时间,司马懿也没闲着,花费大量的精力稳固丹阳城防。

孙乾说道:“陛下,这春谷、鸠兹、铜陵、贵池皆有高城险隘,水道也沿江布防,看来司马懿对建业的防守下了大功夫。”

刘封点点头:“此人治军之能非同小可,尤其善守。”

“可用炮攻?”

刘封摇了摇头:“土炮威力有限,可破箭楼,却难破石头城,现在不是用的时候。”

“那当如何?”

刘封想了想:“先去看看再说。

刘封和孙乾来到春谷县,此时春谷县城东的魏军严阵以待,季汉大军却在城西防守松散。

刘封笑了笑:“即便如此,他却也不出城攻我!”

孙乾说道:“陛下威名远扬,其自不敢贸然出城。”

刘封点点头:“这正是他厉害的地方。深谋远虑,谨小慎微,不犯任何错误!说实话,便是朕,也难有攻城之法。”

“陛下,臣有个想法。”

“你说。”

“臣愿为使,前去说降司马懿。”

“其家人当在许昌,他会降吗?”

“这……”

刘封笑了笑。

有句话他没说,

司马懿这种人,若是真降了反倒是不好办。

到时候把他留在身边又或是杀了都不妥!

更何况,孙乾是从一开始就跟着他的老臣,忠心耿耿,劳苦功高,万一司马懿为取信曹操来个扯书斩使,那可就亏大了。

“不妥!”

“那当如何?”

“既然示弱不能使其出城,那就别示弱了,立起朕的大旗,布置强军铁甲,攻城器械。打不打咱先另说,先吓唬吓唬他。”

“遵命!”

……

此时此刻,司马懿正在春谷城大堂之中。

他在看舞!

看美女跳舞!

十几个美女,皆十五六岁,乃江南绝色。

她们身姿妖娆,舞姿绝美。

司马懿就这么看着,面色严肃而凝重,似乎在他的眼里,看的不是美女的舞蹈,而是士兵在操练。

“停!”

司马懿忽然大叫一声。

几个女子赶紧停下,战战兢兢的退在一旁!

“不够娇,不够艳,也不够媚!眼神,微笑,懂吗?”

“是……”

“要勾起男人的魂,让他看到你便欲罢不能,让他看到你眼里就全是你!这有什么难的?看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第447章 刘封的理想,司马的毒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第447章 刘封的理想,司马的毒计并对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