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入京面圣

作品: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作者:北冥耙耳朵|分类:古言|更新:2024-01-05 15:30:07|字数:5150字

在青山县前往京都的苍茫雪地中,有一队人马正顶着鹅毛大雪徐徐前行。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

在这人迹罕至的雪道上显得格外辽阔悠远。

队伍约有五十人上下,前后各有十名骑兵,衣着朱红色亮丽铠甲,各自腰间都悬挂着佩刀。

队伍的后面还跟着一众人,是由魏满亲自挑选出的差役,正押运着青山县出产的货物,准备是要销往京都梁安。

而在队伍的中间,有一辆蓝顶高头大马车,里面坐的正是蜷缩着身子的楚宁。

“冷啊!真特么冷啊!”

作为穿越而来的楚宁,绝没有想过这个时代冬天的气温会是如此严寒。

胡天八月即飞雪,青山县位处唐国边境,虽谈不上胡天气候,可也算是差不离了。

“大人,还是很冷吗?”

坐在楚宁对面的温知妍忍不住开口相问。

她原是骑马护在马车外,是楚宁不忍她一个女子冒雪前行。

可谁知,这姑娘似乎根本不怕冷。

毕竟她自幼就是在山里长大,这样的大雪情景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冷啊!”楚宁不置可否地点头:“你不觉得冷吗?”

“冷是自然的,不过我倒是习惯了!”

温知妍不以为意的应声,原本她身上还披着大氅,现在也都让与楚宁裹在了身上。

可楚宁显然还是觉得不够,现在想起那句‘风似刀割我的脸’可真算是应景。

这瑟瑟寒风,真的就像是钝刀子割肉一般疼。

这不禁让楚宁忍不住想,这样的时代,每逢入冬,得有多少老百姓会被活活冻死。

尤其是那些不禁严寒的老人。

所幸今年青山县老百姓都发放了煤炭,省着点用,应该还能撑得过去。

就是好些人家根本没有粮食,这才是最为要命的事。

这样大雪的天,都封了山,人也根本不可能外出觅食。

就在楚宁思绪纷飞之际,忽然自己的双手被温知妍紧紧攥住,而且还低头哈了口气。

“还冷吗?”

楚宁凝眸对上温知妍的双眼,然后忍不住喃喃说道:“其实……你的手更冷。”

“……”

温知妍听闻,原本还温柔的眼神,立时变得犀利,作势就要把手抽出来。

可楚宁哪里肯松手,紧紧攥住,笑道:“手虽然冷……不过心里挺暖的。”

温知妍蹙眉旋即便得以舒展,显露出一副算你识相的神情,柔声道:“等过了纪北关,便算是入了中原腹地,就好得多了!”

纪北关,乃是唐国北境最为雄伟的关口,北扼漠原,南控中原,是唐国阻挡北狄人南下最为重要的军事要塞。

而且因为纪北关地势险要,关内外气候也是泾渭分明。

关外白雪皑皑,关内气候宜人,真可称得上是冰火两重天。

果然一路南下入关,气候总算是渐渐明朗起来。

趁着赶路的这些时日里,楚宁也总算是把这个帝国做了一番深入了解。

这个世界与楚宁前世一样,也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三皇五帝,之后也是夏商周春秋战国,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楚汉争霸,大汉立国,再是东汉末年三国纷乱,魏晋南北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结束纷争乱世。

一直到李渊逼杨侑禅位,建立唐朝……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历史出现了偏差。

李渊**后,直接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至于李建成,是有这个人,但他在李渊谋反夺取隋朝都城时就被西河守军抓住杀死了,根本没有掀起多大水花。

所以也就根本没有后来的玄武门夺娣之争,而是李世民直接做了皇帝,死后又传位于太子李承乾,两世皇帝励精图治,创立大唐盛世。

可最终,历史的轨道还是发生了变道,还是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穷途末路,以至于到了当今皇帝李淳手中。

……

……

历经半个月,一众人才总算是来到了京都。

十一月十八日,近午时分,马车缓缓驶向京都北城门。

但见城楼上出现“梁安城”三个颜体大字。

待到靠近城门时,路上变得挨挨挤挤起来。

这时楚宁听见人群里有人在议论:

“你听好了……咱们梁安城呀,是分东西,在讲南北,这东西长三千二百丈,南北长两千八百丈,城墙高三丈,外有护城河。一共有一百零八坊,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

“你说皇宫么?那我也是去过一次的……对,他说的没错,东西长三百二十丈,南北长二百六十丈,宫墙嘛比这城墙可高多了,得有五丈那么高,墙外也有护城河,不过嘛,得有十丈宽……”

“你问皇宫城门么?有四个门,我们现在这北城门便是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南门才是正大门,直通皇城午门。”

“皇城内么?那我可是听说的了……分外朝和内廷。外朝嘛?就是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内廷嘛不知道了,反正是当今皇上处理日常政务和娘娘们居住的地方……宫殿房屋嘛,我听说可是九千多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方便以后阅读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第150章 入京面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第150章 入京面圣并对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