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帝王心术

作品: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作者:北冥耙耳朵|分类:古言|更新:2024-01-05 15:31:07|字数:4786字

大明宫,金銮殿。

唐帝李淳端坐于大殿之上,正勃然大怒将一本奏折狠狠朝着殿下摔了过去:

“小小西夏胆敢觊觎我幽云之地,简直是混账至极!!!”

这一通猛然发力,牵连上了左手的箭伤,疼痛让他的嘴角猛然一抽。

“皇上,还请息怒!”

海德旺及时在旁提醒着他,本就是熬了一夜未睡,又中了箭伤,还这样不辞辛劳。

今早一大早,唐帝不顾伤势便召集群臣议事,商讨西夏提出租借幽云二州之事。

可谁知,兵部尚书黄磷中却提出了一个对策,唐帝听了更是怒不可遏。

因为这位老尚书大人竟然提出把幽云二州的百姓迁回内地,只把土地租借给西夏,由头竟是让西夏去和北狄抗争,作为大唐和北狄之间的屏障。

如此一来,唐国便可安心发展,并趁势拉拢西夏,待到时机成熟再一举北上兵发北狄。

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愚蠢至极的对策,可身为朝廷兵部尚书的黄磷中却自认为此对策完美至极。

唐帝真是又气又恼,黄磷毕竟已经七十五岁了,说他是老迈昏庸毫不为过。

对于这个固执的老头,唐帝没有少受气,可以前总是迁就着他。

因为,他本是韩国舅举荐的,经太后亲自任命的。

可现在唐帝已经有了撤换他的想法。

“老尚书,这就是你给朕出的对策?”

黄磷中满面肃穆回道:“皇上,老臣此举也是为了唐国百姓免遭兵事,不可谓不深谋远虑也!”

唐帝真是有些哭笑不得,赶忙让人将黄磷中送回府中,目光扫了一眼殿下众人,最后落向范仲:

“罢了!此事先让鸿胪寺去谈,只是记住一点,绝不可答应他们的非分索求。”

自亲政以来,唐帝就十分看重国家领土完整,所以对于楚宁剿灭青山县山贼,重新掌控青山县表现出由衷的欢喜。

这也才有了楚宁入京受赏的事。

“遵旨!”

范仲躬身应道,随后退出了大殿。

唐帝站了起来,转而又看了一眼其余几位大臣:

“诸位爱卿,如今太后仍昏迷不醒,可国事维艰,尚需处理,对于高丽使团行刺一事,尽可畅所欲言。”

虽然心中气愤不已,可唐帝的心性还是十分沉稳。

事情已经发生了,总得想法子去解决。

然而,殿下众人皆是左顾右盼,窃窃晃头,竟无一人曾说出自己的想法。

“怎么?平日里一个个都是能说会道的,现在就没注意了?”

唐帝呵斥一句,语调十分清冷,已然对这帮只会阿谀奉承的臣子们失望至极。

“皇上,臣有话说。”

这时一人出列,拱手说道。

唐帝闻声看去,竟是吏部尚书卢鸿,不由得眉头微微紧蹙。

这卢鸿本就是韩世荣的人,这时站出来,唐帝知道定然肯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

不过,朝堂议事,自然要让人说话,今天这个紧急会议,主要目的也就是及时了解这些大臣心中的想法。

“哦,卢尚书快请说来。”

“是,皇上。”卢鸿点点头道:“想我泱泱大唐,天朝上国,天下共敬,高丽小邦胆敢派遣刺客谋逆,如不给他们一个教训,如何叫四海臣服。”

说着,卢鸿目光一凛,振振有词道:“所以臣谏言,请皇上下旨,集结军队,派出一员大将征讨高丽。”

话落,最先反应激烈的却是韩世荣。

昨天夜宴刺杀一事发生后,直到现在韩世荣也没机会来得及召集几个心腹议事,所以现在他也不知道这卢鸿为何会在此时提及征讨高丽。

可在韩世荣看来,如今太后仍处昏迷中,皇上便明封实贬韩德胜,急着提拔韩勃,这显然是想要收回军权。

韩世荣越想越觉得昨夜刺杀一事内有隐情,可这也仅仅只是他的猜测。

然而,现在卢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韩世荣自然也会对其附和:“皇上,臣也赞同卢大人的看法,此次西夏公然提出要租借幽云二州,还竟敢以言语威胁,此时正应该发兵征讨高丽,以此震慑西夏等国。”

就在这时,余天正拱手出列,言语十分激动:“皇上,此举万万不可啊!”

“右相有什么想说的,但说无妨!”

余天正微微点头:“皇上,如今朝局交困,草原蛮夷虎视眈眈,加之我大唐国库空虚,加之已久不经战事,战事一旦开打,祸福未知,如今当务之急应该推行革制,发展民生,休养生息,如此才是治国之道啊!”

听到‘国库空虚’四个字,唐帝面色阴沉至极,重重压着心中的怒气。

这一幕显然也被韩世荣看在眼里,当即接言道:“大唐正是因为某些人任人唯亲,竟敢私自开挖铜矿,中饱私囊,就是因为这些国家蠹虫才以致于国库空虚。”

这番话明显是指富阳铜矿贪墨案,如今余天直已经被抓了,虽尚在审查中,可这件事余天正如何也脱不了干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方便以后阅读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第231章 帝王心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第231章 帝王心术并对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