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国运之战(新年快乐鸭)!

作品: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作者:北冥耙耳朵|分类:古言|更新:2024-02-17 16:19:37|字数:4300字

不多时。

各部堂官便被紧急召来,商议国事。

左相余天正如今已然是头发熬得全花白了,一张沧桑的脸庞看得出这些年来对于朝廷的巨大付出。

现在说起来,余天正不仅是当朝左相,还是当朝国舅爷。

当今皇后的父亲,唐帝李贤的老丈人。

历史仿佛再次陷入了轮回!

余天正来到大殿上,便看到愁眉不展的唐帝李贤。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思。

淡淡扫了一眼余天正,李贤沉声说道:

“给左相赐坐!”

余天正拱手谢礼道:

“谢皇上!”

跟着一张暖凳摆在余天正的身侧,再次拱手后,余天正缓缓坐了下去。

其余各部堂官们虽然颇有微词,可竟也无人敢多说什么。

即便户部尚书杨介和也只是缄口不言。

如今堂下出了杨介和,还站立着刑部尚书李冠阳、御史大夫孙俊、礼部尚书姚崇、吏部右侍郎汪缙、工部尚书胡广、户部尚书杨介和、鸿胪寺卿范仲、兵部尚书马常波。

以及门下侍郎关小鹏。

眼下就康王尚未到殿,可李贤显然已经等不及了。

就看下堂下众人问道:

“凉京之事,众卿已然知晓,都议议吧?”

虽然心中焦急,可事情总得有个商议过程。

堂下各部堂官闻言皆是静默,作为百官之首的左相余天正便不得不说话了。

余天正当即重重一揖,说道:

“皇上,北狄人乃是虎狼之师,短短时间内已攻破我大唐重镇关卡,马钰至今仍遭其俘虏,生死未卜。

然唐国与北狄近年来素有战事,虽是平分秋色,但仍未能遏制其侵略行径,边疆百姓时常遭受焚掠,惨状惨不忍睹。

在此严峻形势下,老臣郑重建议,我国应寻求和平谈判,以保全更多无辜百姓和将士们的生命。

陛下,老臣冒死以谏,应以议和为首要!”

在余天正看来,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放到桌面上来谈的。

包括将士们的性命。

因为现在对他来说,朝廷只有一件大事非做不可。

那就是继续推动改革,将他制定的各项改革措施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

“臣附议。”

这时,刑部尚书李冠阳也出言附和。

御史大夫孙俊对此也颔首同意,认为余天正此举符合当下朝廷的利益。

余天正的建议在众臣中引起了共鸣,尤其是那些深知战事一旦开打,将会带来利益重分配的官员们,他们纷纷点头,认同议和的重要性。

“左相所言甚是,我国当前应以百姓安危为重,和平谈判才是朝廷最好的选择。”

礼部尚书姚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吏部右侍郎汪缙也表示:“我国连年与北狄作战,百姓疲惫,国库空虚,此时寻求和平谈判,既可减轻百姓负担,又可争取时间,进一步推动改革。”

胡广紧接着说:“北狄人虽然凶猛,但我们大唐士兵亦非弱者。若能在谈判中争取到有利条件,未必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听到众臣的议论,唐帝李贤的面色更加难看了,他知道,这场战事已经让国家疲惫不堪,寻求和平谈判的确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可那些死去的将士,还有被掳掠走的老百姓,这些是应该被放到谈判桌上用来争取利益的筹码吗?

严格说来,李贤已经做了七年多皇帝,可他知道,自己还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因为他太善良,做事遵从本心,根本做不到视百姓如草芥。

“各位爱卿的看法,朕都听到了。”李贤说道,“可如今北狄人已经攻破了云中城,诸位卿家还在这里商议与北狄人和谈事宜,未免也太长他人志气了吧?”

李贤本是实话实说,可这番话,就让一众官员们无地自容了。

可现在最尴尬的问题就是,对唐国来说,能否有实力与北狄人一战。

战胜或者战平都还好说,若是战败,那结局将会完全不一样。

国战,赌上的乃是一国之气运。

现在的北狄各部落已经完全统一,兵力强悍,而北狄可汗慕容真木更是善于用兵,骁勇善战,北狄铁骑举世无双。

若是现在两国发生战事,唐国真没有多少胜算。

可如果再隐忍发展,最多不出三年,唐国必将无敌于北狄。

可眼下北狄人也显然已经完全看出来,时间不在草原一方,而在中原。

所以此时才会急于单方面撕毁盟约,南下扣边,进攻唐国。

现在好多原本主战的官员,也都沉默了。

就在这时。

关小鹏出班奏对道:

“皇上,如今我大唐民丰国富,远非七年前的国力可比拟,再有辽东地界长庆侯这些年苦心经营,时常与北狄人一战,却还未曾战败,眼下虽然边关告急,可待长庆侯领军对阵北狄主力时,胜负尚未可知也!”

“尚未可知?!”

余天正闻言冷冷一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方便以后阅读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第587章 国运之战(新年快乐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第587章 国运之战(新年快乐鸭)!并对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