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若敢离开许都,袁绍必会分兵偷袭许都!

作品: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作者:猪猪霞1983|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2 09:03:39|字数:6016字

陈宫给刘备出了一个主意:效仿当年曹孟德刺董!

所以,刘备又给自己加了一场戏,逢人便说:

“备孤身刺曹,事败不得已,才出许都。”

天下枭雄刘玄德,忠勇无双刘皇叔!

刘备的名头迅速打响,已陆续有人前来投靠。

在徐州城陈登父子的协助下,里应外合,刘备占领了下邳城。

雄心勃勃的刘备,准备一举拿下徐州。

前些日子,陆续有人来投,包括一些山贼草寇。

刘备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短短月余,刘备已拥有两万兵马了。

这其中,包括陈宫的两千人,下邳城原有的五千人。

但最近几日,来投之人,明显少了许多,这令刘备有些困惑。

一打听才知道,许都有消息传来:

因为刘备的举报,董国舅一家被满门抄斩!

还有吴议郎、王将军、种校尉等人,皆受连累被杀。

董国舅等人临死前,连声大呼:刘大耳,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朝廷张贴的告示是董承等人犯上作乱,欲谋害天子。

而刘备一直对外声称,这是天子策划的除贼行动。

一方面是朝廷的官方解释,还有董承等人的亲口证词;

一方面是刘备的个人解释。

哪一个可信度更高?

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

刘备好不容易拉起的队伍, 一下子走了大半。

而因为董承等人临死前的高呼,刘备根本就解释不清。

现在他有些怀疑,当初顺利逃出许都,是不是徐然有意放水?

为的就是日后甩锅给他!

刘备一病不起。

他有种直觉,只要徐子玉在,他永无翻身之日。

而此时,官渡之前,曹操正与袁绍对峙。

两人一个声称,是奉天子命,镇压叛乱;

一个声称,是奉天子密诏讨贼。

陈宫受到启发,急忙找到刘备。

“主公,我们可以效仿袁绍啊!”

“不妨对外宣称,主公也是奉密诏外出联络忠勇之士讨贼!”

“董承不是主公出卖的!”

“而且,官渡大战即将爆发,袁绍兵力远胜曹操,许都此刻无暇东顾,我们正好趁 此时机招兵买马,发展壮大!”

“主公在此时取徐州,徐子玉根本不敢分兵来救!”

“他若敢离开许都,袁绍必会分兵偷袭许都!”

“主公,这是天赐的良机啊!”

刘备闻言大喜,重新振奋。

一方面派人四处宣扬他是奉密诏外出;

一方面积极谋划夺取徐州。

荆州,襄阳,隆中。

诸葛亮与好友司马徽、崔州平正在分析天下时势。

众人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有人看好袁绍,有人看好曹操,还有人看好刘表。

唯有诸葛亮, 一直没有开口。

司马徽问道:“孔明有何看法?”

诸葛亮笑道:

“诸位方才说的这些,都有诸侯之资,但距离君王还差一些。”

“在亮看来,天下诸侯中,无一雄主。”

“不过,有一人,却有这个潜力。”

众人闻言,纷纷提起了兴趣。

这些人中,属诸葛亮年纪最小,但眼光学识却是属他最高。

平日里,他们品评天下豪杰,能入诸葛亮法眼的人,可是少之又少。

“刘备,刘皇叔。”

诸葛亮淡淡说道。

崔州平笑道:“刘备假仁假义,出卖董承,如此小人,能成大事?”

诸葛亮道:

“这恰能说明,刘备懂得审时度势,能趋利避害。”

“而且……”

“诸位不觉得,刘备运气似乎背到了极点?”

“按理说,以他的韧性、手段和能力,不止于此。”

“就好像,好像有人在特意针对他,提前阻击一样。”

司马徽捋须,点了点头。

“刘备曾参与平黄巾、讨董卓、平袁术……大小战役也有几十起了。”

“的确不应该仍如此落魄。”

崔州平说道:

“你们何不明说行了?你们是怀疑是徐然,徐子玉吧?”

“曹操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发展成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之一,挟天子以令诸侯,传 言都是徐子玉的功劳。”

“就连许劭都言看不透此人。”

“传言此人多智近妖,算无遗策!”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愕然看向诸葛亮。

“孔明啊,你不会想要出山辅佐刘备,跟徐子玉一较高低吧?”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不语。

官渡之战,如期爆发。

袁绍势如破竹,曹操节节败退。

历史上,官渡之战的前半场,也是如此, 一直都是袁绍在压着曹操打。

而此时,苟延残喘的袁术也趁机发难,在汝南出兵,骚扰兖州边界。

曹操只得调整策略,转攻为守。

徐然镇守许都,也命贾诩调整了部署:

夏侯渊守孟津,防御西面变故;

满宠镇守许都,看守兖州门户;

张辽进驻宛城,防御刘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第143章 若敢离开许都,袁绍必会分兵偷袭许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第143章 若敢离开许都,袁绍必会分兵偷袭许都!并对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