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

作品: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作者:猪猪霞1983|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1 15:17:32|字数:6102字

我只是没见过青楼是啥样,想亲眼见识一番罢了。

“喝酒而已。”

一把搂过周瑜,徐然强行将他拽了进去。

雅阁之中。

徐然和周瑜对坐而饮。

“公瑾以为,江东的最大隐患是什么?”

徐然轻抿了一口浊酒,皱紧了眉头。

没有过滤的酒,真是难喝。

周瑜冷哼一声。

这还用问吗?

就特么是你徐子玉!

若不是你赤壁屯兵数万,刘备那种小人岂敢如此猖狂?

“司空又何必明知故问。”

周瑜没好气地说道。

他端起酒樽, 一饮而尽。

今日经历了太多,真希望一醉解千愁啊。

“公瑾指的是刘备?”

徐然问道。

“咳咳!”

周瑜被呛到了。

见徐然一脸认真,周瑜嘴角抽了抽。

姓徐的,你是真不知还是装糊涂?

“不是!”

周瑜冷冷说道。

“你该不会是在说我吧?!”

徐然拔高了声音。

周瑜瞥了他一眼,自顾自倒了一杯酒,又是一饮而尽。

“咳咳,公瑾你误会我了……哎,好吧,就算你说的是。”

“但其实,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不是江东最大的隐患。”

“江东最大的隐患,在内部!”

周瑜嘴角微扬,以为他说的是孙权谋害孙策一事。

“无论孙权是采用什么手段上位的,但现在他羽翼已丰,势力已成。”

“就算揭露了他有谋害兄长的嫌疑,那又怎样?”

“现在坐在吴侯位置上的,是孙权,谁又能拿他怎样?”

徐然摇了摇头。

“我并非此意,孙策、孙权兄弟的事,只能算是孙家家事,最多说孙权私德有亏。”

“我所说的隐患是江东内部复杂的派系!”

“目前的江东,至少有三股势力。”

“一是孙坚留下的班底,有程普、黄盖、韩当等老将。”

“二是孙策留下的班底,有你周瑜、张昭、太史慈等人。”

“三是孙权自己的班底,代表人物有鲁肃、诸葛瑾、周泰、丁奉等人。”

“自从孙权上台后,就大力排斥孙策旧部。”

“他是担心,等孙绍长大后,你们这些人会支持孙绍上位。”

“所以,你周瑜常年在柴桑训练水军。”

“若是我猜的没错的话,你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开孙权对你的猜忌吧?”

周瑜没有吭声,只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不只是你周公瑾遭受了冷遇,还有张昭,张子布。”

“当年孙策在外攻城略地,江东全靠张氏打理内务。”

“张子布有萧何之才,可惜自孙权上台后,就变得黯淡无光了。”

“你周瑜至少明面上,还仍是江东水师的大都督。”

“张子布呢?已经完全被鲁肃替代了。”

“问题是,孙权的这些班底,根本就不行。”

“就说这次刘备之乱吧。”

“周泰、丁奉接连被刘备击败,程普、黄盖上了也是惨败。”

“孙权这是不得已了,才把你从柴桑调回。”

周瑜端着酒樽的手,僵在半空。

微微停顿后,他仰头将杯酒, 一饮而尽入.

“有父兄留下的强大班底不用,偏要启用庸才。”。

“有才能的人,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庸才又不堪大任,这便是江东最大的内 忧 ! ”

“说起来,公瑾还应该感谢我和刘备啊。”

徐然微笑看向周瑜。

周瑜不解,有些疑惑。

徐然笑道:

“若非外敌环伺,你这个水师大都督,只怕早就被孙权拿下,夺去兵权了。”

“狡兔死,走狗烹。”

“等到外患解除,也就是你周公瑾解甲归田的时候了。”

“我是不是危言耸听,公瑾自能分辨。”

周瑜沉默不语。

想不到徐子玉的政治才能同样出众。

这的确是江东最大“六六零”的隐患。

孙权得位不正,对父兄留下的老臣心存忌惮,不肯重用。

但偏偏这些老部下,全都占据高位。

江东以武立国,而孙权却无一点军功。

仅这一点,他就不能服众。

军中宿将,有不少是看不起孙权的。

只是有周瑜、程普、黄盖这些将领压着,才没有暴露出来。

新旧势力对权力的争夺,势必会引发内讧。

外有强敌,内部再爆发内讧,这是取死之道!

周瑜沉声道:

“司空说了这么多,还不是想要谋取我江东?”

“孙权再混账,可他毕竟姓孙。”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周瑜守护江东,不为孙权,为江东的黎民百姓。”

徐然微笑摇头。

他自顾自地倒了一杯酒,轻轻抿了一口。

长叹一口气后,徐然悠然道:

“为江东黎民百姓!好,难得公瑾体恤百姓。”

“敢问公瑾,是连年战乱对百姓好?还是太平盛世对百姓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第223章 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第223章 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并对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