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满江红

作品:大明风采|作者:用户34418841|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8 09:55:52|字数:4140字

回头给俺娘们也买一块洗洗。

给娘们洗干嘛?再白也当不了官。

路人翻翻白眼道:“兄弟,你想啊,洗白了,假如她是个官,晚上是不是?嗯……懂?”

卧槽!你太有才了,我也给娘们买两块,主要是,刺激……

大明邸报,南京希望大学招生。

看着大字报,百姓沉默。

心里有一根弦在被拨动,平静的心起了涟漪,像笼子里的老虎,撞的难受。

老百姓想当官,难之又难,买不起书,读不起书,交不起润笔费,即使读个秀才,也算到头了。

做官?

洗洗睡吧,也许只有戏本里才有。

送孩子去学堂,也只是扫扫盲,认识两个字,不得了的成就了。

去参加乡试,论语都没读过,考试题会做吗?

为什么不读,因为没书,买不起。

地主家的书垫桌子腿,都不借。

大明朝,十之八九都是佃户,佃户是什么?种地主家地,给地主家一半粮食。

剩下的留种子,留口粮,穿衣,吃盐。

这是最好年景,洪武年。

后来又加各种税,碰到靠天吃饭的时候,动不动就是灾荒。

因为百姓吃不饱,留给百姓的太少,去年欠地主的还不起,今年再种就要卖儿卖女,债上加债,有地也不敢种,能不灾荒吗?

读书?那是有钱人才玩的奢侈品。

现在希望大学开门。

招生

第一条:“能正常读写,二十岁以下,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报名。”

第二条:“不论男女,一旦录入,住宿,伙食,学费全免。”

第三条:“有犯罪记录不招。”

讨论者很少,因为不需要,懂的都懂,不懂的也看不懂。

懂的摇头,一技之长,呵呵,能有啥出息,这南京希望大学,校长是方孝孺?

此子是有些才华,可惜了。

一技之长不好吗?

好,饿不死,富不着,里面的先生都是些工匠,种地的农民,称他们先生,真是不好意思,我找地方去笑会。

不懂的,满足条件就可以上学,什么条件呢?认识字,认识大概一千个字,这样人多吗?

也多,也不多。

二十岁一卡,就不是很多,但是对于金陵南京来说,只要想来,分分钟钟挤爆。

还有一技之长,拉屎比较粗算不算呢?

不明白,那就去看看,管吃管住,不行再出来呗!

大明邸报还有蓝玉回师的消息。

并非战败,而是大胜,中秋前一战,登陆台湾,拿下小琉球。

蓝玉都没有想到那么容易,船只靠岸,大炮一轰,全踏马的投降了。

以前做的预演都用不上了,全岛不到十万人,挑挑拣拣,区分倭寇,拉到海边砍了,(装船广州挖煤)剩下的都是老百姓。

当然,剩下的事交给常升,奏请朝廷。

朱元璋直接挥笔,让常升暂领台湾都指挥。

小琉球画为军事补给点,让校检司安排文书官,代管民生,兵部配置跟上,修港守岛。

朱元璋在小琉球推行新变法是最快的,只用半个月,毫无阻力,主要是蓝玉的刀太快。

一个月百姓安定,高呼万岁,比跟海盗干,真是进天堂了,这才是大国,这才是百姓心中的大明。

百姓哭道:“皇帝陛下,你要是早派天兵过来,我们也不会饿死那么多人。

天杀的倭寇,他们不是人!”

朱元璋可听不见,心里只牵挂一件事,蓝玉说拉回来十船金银珠宝,是不是真的!

蓝玉班师,南边是载歌载舞,敲锣打鼓。

百姓:“海盗已除,再无施虐百姓了,谢天谢地,感谢陛下。”

大商:“终于走了,在砍下去,都砍到自己人了。”

反正蓝玉受到无比隆重的欢送仪式。

常升吃喝无忧无虑,功劳拿到手软。

俞通渊提醒蓝玉道:“大帅,此次回京好像有些不一样。”

蓝玉道:“哦?怎么不一样?”

俞通渊道:“咱来的时候吧,他们给钱给粮,真心帮咱们打海盗,这咱走的时候,是真心的想咱快点走,欠的钱都不提了。”

蓝玉道:“这不正常吗?”

俞通渊道:“他们就不怕海盗再回来吗?”

蓝玉沉默:“你小子有话就说,怎么拐弯抹角的。”

俞通渊道:“我的大帅啊,我怀疑他们和倭寇有联系,这样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回去要给陛下说,这水师不能撤,反正这几年不能撤。”

蓝玉多聪明?一听就懂了,拍着船弦骂道:“一群吃里爬外的东西,回头让锦衣卫去查!杀!杀…”

太阳升起,南京希望大学门前围观者人山人海。

展翅高飞的大门建筑,豪华气派。

两侧大理石门口挂有对联,

上联,为国强而读书,

下联,为民富而读书。

横批,希望大学。

小广场两侧,立有两个石墙。

左边墙上,白底红字,岳武穆满江红,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风采》,方便以后阅读大明风采第156章 满江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风采第156章 满江红并对大明风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