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深海图像复原算法

作品:江海潜寻|作者:灵犀无翼|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5 15:31:27|字数:4530字

“OK,Thank you, looking forward to cooperation.”

挂掉国际长途,任燃松了口气。这事儿,总算可以定下来了。

最迟在后日,任燃就能等到对方公司代表来北京签署合作协议了。

刚刚打电话来的,正是之前请任燃跳槽,并以此为条件出售高分子材料的原料进口商。

这家公司,不仅出售原料,还控股了一个机器人公司,从事安全搜救工作。他们看中了任燃的研发能力,便向他抛出橄榄枝。

为了这事儿,任燃曾向郭超仁讨意见。

实话说,一开始,任燃还真有一点心动,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也就几分钟的时间,他就冷静下来,打消了跳槽的主意。

倒不全是因为爱国情怀,也是因为国内的研发环境,是日甚一日的好,他没有理由弃之而去。

就在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这期间,计有50个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81名个人,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的称号。

这几年来,在任燃的科研圈子里,便有几位前辈获此殊荣。任燃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师领域”的最高荣誉,被佩戴在前辈们的身上,心里好生羡慕。

虽未曾跟外人提起,但任燃一直以此为目标,暗自蓄力。

当然,他也是一个俗人,在面对诱惑时——尤其是这诱惑还很真诚,也曾动摇过,但一个人只要能明确初心之所在,终究还是不会偏离原先的轨道。

在和郭超仁商量对策之时,郭超仁想了一些奇招。譬如说,先口头答应下来,等到材料采购好了,赖着不去也无妨。

任燃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撕毁契约,怎么行?传出去,是在给国家抹黑!”

郭超仁搜肠刮肚,烧尽脑细胞,又出了几个点子,但毫不例外都被任燃否了。

最后,郭超仁有些冒火,便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就直说,人你是没想去,材料你还得要。”

这本来是一句负气的话,但任燃却突然开悟:“你说得没错,真诚才是必杀技,我就直说好了。”

郭超仁急了:“我就这么一说,你别冲动啊,哥!”

“没冲动。你听我说,他们这样的公司,肯定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必然也会有短板!我可以找到这个短板,分享我的技术。”

“你是说,拿你研发的技术,来交换高分子材料的采购权?”

“对!”

“这不好吧,你的领导能同意?”

“那就要看是哪种技术了,也许,在他们而言,是短板;在我们而言,却是轻松易得的。如果是这样,分享一下又有何妨?”

“嚯哟,哥,没看出来,你还挺有‘奸商’潜质的啊!”

任燃笑:“我当你是在夸我!”

说干就干,任燃仔细研究了一两日,很快就摸清了那家公司的底子,原来,他们在“深海图像复原算法”方面有短板。

而任燃,在“深海图像复原算法”方面,正有一番研究。

原来,DCP、UDCP、MIP算法,都能增强深海图像的视效。其中,DCP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水下图像去雾的研究。这是因为,水下图像成像的特点,恰好与大气成像相似,科研人员便将DCP算直接挪用到水下领域。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海水对光吸收是有选择性的,红光会被快速吸收掉,因此使用DCP算法,就有可能使图像的背景光产生误差。

倘如此,再以有误差的背景光去传输地图,误差必将进一步加剧,深海图像复原的准确性,也就要打个问号。

至于说,UDCP、MIP算法,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要么导致复原后的图像变暗,清晰度降低;要么会产生背景光误差,致使复原图像严重失真……

话说回来,双方的索求高度一致,透着几分怪异。

任燃猜想,对方应该早就探过任燃的底细,知道他的专长。不仅如此,他们还知道,水下研究中心缺什么实验材料。

所以,他们才会“一眼相中”任燃,并提出那样的要求。

这真是有意思极了。

出来做生意,果然没有什么“临时起意”,多的是“蓄谋已久”。

在任燃看来,“蓄谋已久”约等于“谋定而后动”,绝不是贬义词。

既如此,任燃打算来一出“反客为主”。

就在苏黎世个郭超仁碰头当日,任燃主动联系了对方。

先是表达希望采购到高分子材料的诚意,再是言明自己不愿跳槽的心情。末了,任燃提出一个互惠互利的主张,他将无偿分享他在“深海图像复原算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此来换取高分子材料的采购权。

这番言辞,正中下怀,但对方还要拿乔,便说要多考虑一下。

任然看出这一点,找了个借口第二日便乘机回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江海潜寻》,方便以后阅读江海潜寻第94章 深海图像复原算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海潜寻第94章 深海图像复原算法并对江海潜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