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决定

作品:李景行的科举之路|作者:玉米扒舞|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4 11:26:38|字数:5128字

回到书院的四人,把带来的水果分给了同窗夫子们。每人分到的不多,毕竟全靠他们四个人一块背上来的。

能每个人都能分到都算不错了,李景行这天正在画《天龙八部》里面王语嫣的画像。

因为那一版的段誉可是被称为不老男神,李景行可是他的粉丝。所以也给他画了一张。

这画像要是放出去,小姐姐们估计得疯 ,这也太俊俏,秀气了。

李景行并没有现在就把画像出售出去,现在先存一点。到时候再一块拿到白掌柜那去。

与此同时,县衙的黄大人, 看到前来宣旨的大人。

心里的惊讶是压都压不下去,想不到他的治内竟然出了个如此人才。

黄大人也不敢耽误,连忙安排人下去 ,确认一下李景行现在是在书院还是在家。

等师爷来禀,那李景行此刻正在学院中做课业。

黄大人赶紧写了一封信,叫人先送去观山书院给到肖山长。

然后,带上一群人浩浩荡荡领着宣读官大人往观山书院走去。

收到信的肖山长,眉头紧蹙,又低头一笑“这个李景行,真是每次都能干出大事来呀!”

肖山长马上召集书院夫子,管束好学子,等一会,会有大人来宣旨,让他们准备好。

“宣旨,咱们书院做什么了,朝廷还派人来宣旨?”

“少问那么多,赶紧按山长说的去准备。”

又把李景行单独叫到一边,李景行有点懵,宣旨叫他干嘛?

当听到山长说的,皇上要让他进京陪太子读书。

饶是一向淡定的他,此刻都惊讶的不行。

他一个名不经传的小秀才,怎么会被当今圣上给注意到了,还要去给太子做伴读。

这消息是真的打了李景行一个措手不及。让他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这圣旨都下来了,不同意也不行了,他家没有多的脑袋,让他砍。抗旨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好干的。

等整个学院的夫子和学子都摸不到头脑之时。李绍轩几人已经注意到好兄弟李景行的脸色不太对了。

什么时候都是淡定如风的人,今天一脸恍惚,这可不太正常。

很快宣旨队伍举着仪仗就来了,整个书院的在书院门口迎接。

当宣读官开始宣旨时,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听旨。

“平洲府生员廪生李景行前来听旨。”

李景行没有犹豫,几步跨到宣读官面前跪下。

宣读官看着眼前这个翩翩而来的少年郎,满意的点了点头。果然不愧是英雄出少年呐。

书院的人除了肖山长不意外,其他人都快好奇死了。

一个两个都在想,这位大佬又搞什么大事情出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平洲府李景行年少有为,文才斐然,如黄钟大吕。特批尔赴京与太子伴读。钦此。”

“李秀才,接旨吧!”

李景行反应过来 ,赶忙行礼接旨。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复。

宣读官临走前,还让李景行赶紧出发,到京城路程都要一个半月。

圣上只给了你三个月时间,去京城报到。

等人都走远了,李绍轩几人赶紧上前来到李景行旁边。

后面的夫子学子都快炸锅了。

“我的天,太子伴读。”

“我听说一般太子伴读,都是一些权臣名将的孩子。”

“咱书院的李景行真是牛大发了。”

“你看他们还不高兴,是我早就去坟头给我祖先开始放炮了。”

“是呀,这是多光宗耀祖的好事,要是我能去,那我家祠堂族谱第一页都要写我名。”

“太子伴读什么概念,以后李学兄的前途不可限量。真是羡慕。”

………

其他夫子是在好奇,李景行到底写了什么文章,竟然把皇帝都惊动了。

刘夫子倒是想起了,这小子童生试的时候,试卷就直达天听了。

这一次该不会是院试的那篇文章吧!

刘夫子不知道还真让他给猜对了,他这个曾经的学生可不是一般的牛人。

“师兄,你真的要去京城给太子伴读吗?”此刻的李绍轩都快急哭了。

从小时候开始念书起,两人就没分开过,要是师兄一个人去了京城交了新朋友,那他还是师兄最好的朋友吗?

另外两人虽然觉得这对李景行的前途十分好,可是那可是京城,一个年幼势微的人,进到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城。还是挺让人担忧的。

这就是真朋友,既为你感到高兴,又为你感到担忧。

李景恒还没搞清楚状况,以为又是什么大好事,在边上笑的没心没肺的。

李景行现下也冷静了下来,安抚好几人,就去找夫子告假,前去通知家人。

事情都到这一步了,不去肯定不行了。

在路上李景行想了很多,但好在他可不是因为一点什么事就一直困扰自己的人。

所有的路只有走过才知道,是福是祸看自己的本事,躲不躲的过。

李景行先到了镇上,看到今天在店里的正是李大海夫妇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方便以后阅读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第75章 决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第75章 决定并对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