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首款国产商务车

作品: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作者:煜煜吃鱼鱼|分类:现言|更新:2024-05-06 22:28:15|字数:4074字

“王工,我大概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回到公司,麻烦你代我转告所有参与项目研究的技术专家和产线工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汽车战线上的功臣。”

“没有你们大家的无私付出,就不会有新型车辆的诞生。”

港城分公司办公室,林凯峰右手拿着电话,语气中带着发自肺腑的欣慰。

过了一会,林凯峰将电话挂断,自言自语道:“呵呵呵,老天对我真是不薄,双喜临门说来就来。”

过来找林凯峰谈事情的王磊忍不住问道:“林大哥,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开心,也让我听听呗?”

“王磊,我们北方机械公司,拥有了制造新型汽车的能力。”

林凯峰走到王磊身前,伸出双手用力地拍打着王磊的肩膀。

“什么类型的汽车?”

王磊忙不迭地说道。

当即,林凯峰拉着王磊的手,将他带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着楼下的一辆汽车说道:“王磊,你认识这种车吗?”

“认识,岛国的工具车。”

王磊先是一愣,紧接着说道:“林大哥,你说北方机械公司拥有了制造新型车辆的能力,难道是种小型工具车?”

分公司楼下有一处面积不大的停车场,停车场停着十几辆形状不一的汽车。

林凯峰手指的一辆车,是后市常见的小型面包车。

这款车引入龙国之际,不少专家感觉车的外形和长条面包有些相似。

不知道是哪位专家随口一说,称它为面包车。

这个戏称,逐渐成为它的别名。

一直流传到21世纪。

相比于面包车这个别名,车辆的真正名字工具车,反而很少被人知道。

林凯峰摇了摇头,说道:“新型车辆研究过程中,确实参考了一部分工具车的技术数据,但与工具车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我称它为商务车。”

“商务车是什么车?”

王磊一脸费解。

在米国和港城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王磊,看到的汽车种类不可谓不多。

但是从来没有听过有哪一种车,名字叫做商务车

林凯峰淡笑道:“相比于工具车,商务车内部空间更加宽阔,性能也远在工具车之上。同时,商务车具备了一定的越野能力,能够顺畅地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区域行驶。”

王磊激动地说道:“国内的技术人员也太牛了!我记得距离林大哥上次说制造国产车,满打满算也才一年时间,你们公司这么快就造出来了,厉害,实在是太厉害了。”

“确实很厉害,所以我才这么激动。”

林凯峰万万没有想到,众人的动作会这么快。

“按照我的原计划,能在两年内造出来已经算是奇迹,这才多久?一年的时间,我们就有了成品车。”

“王磊,我现在要马上回去,银行,分公司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多帮我盯着点儿,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或是问问你大伯,又或者直接联系我。”

“明白!”

王磊连忙表示,一定会帮林凯峰照顾好几家公司。

一旦遇到问题,绝对会第一时间与林凯峰取得联系。

当天,林凯峰买了前往京城的机票。

到达京城转乘火车,返回北方机械公司。

近一年的时间里,北方机械公司的规模扩大了数倍,整个县城几乎成为机械公司一家的天下。

随处都能看到为机械公司进行配套生产的企业。

而在县城东边,经过改造的肉联厂正式变成火腿肠生产厂。

来自下面几个公社和大队的猪肉,每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厂里,通过火腿肠灌装机变成一根又一根的火腿肠。

林凯峰不在的这段时间,上千名汽车技术人员,将一天当成两天来用,不但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汽车生产厂的搭建,还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攻关。

依靠林凯峰留下的诸多图纸,众人在现有的基础上,吃透了各方面的技术。

通过国外的各家配套企业提供的零配件,北方机械公司汽车分厂的产业规模已经初具雏形。

摩托车,农用车辆的生产制造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比以前的产量更大了一些。

另一方面。

林凯峰通过和大型国有工厂之间的合作,大量借调退休的技术专家和骨干,强化自身的研发能力。

70年代末,有关部门向岛国引进了大量的工具车,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面包车。

不过这种面包车存在诸多不足,内部空间狭窄,车体结构较为简单,时常发生技术故障。

有鉴于此,林凯峰果断地转换了赛道。

在面包车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商务车的部分设计图纸。

最明显的改动是车辆的厢式结构。

工具车的发动机位于驾驶员的位置下方,属于一厢车结构。

不但内部空间狭窄,结构不合理,用途也极为有限。

商务车的用途更加广泛,结合了轿车,工具车,厢式货车等多种优点。

不但能载人装货,车内座椅可以进行随时调整,适用于长时间出行。

工具车由于空间等有限等原因,只能容纳乘客,乘客携带行李一般会被放在工具车的顶部。

到了商务车这里,不但能够容纳七到八名乘客,还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行李,座椅也不是固定的,可进行随时调整,或是折叠或是放倒。

受限于一部分进口材料短缺,林凯峰因地制宜。

将商务车的内部底盘,选择成了卡车底盘。

至于汽车最重要的核心发动机,则是完全国产。

包括岛国在内的一大批汽车发达国家,只愿意向龙国出口汽车。

至于说引进他们的汽车生产线,购买发动机专利,想都不要想。

西方汽车大国统统不是傻子,深知龙国有能力独自制造汽车。

一旦将生产线或者某些专利技术卖给龙国,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被反超。

其次,一旦选择向他国引进发动机专利,必然会陷入到处受制的局面。

与虎谋皮从来都不会有好下场。

林凯峰除了采取自力更生的研究策略外,还着重进行了发动机的国产研究。

经过各部门的配合,终于把商务车搞出来了。

喜欢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方便以后阅读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第195章 首款国产商务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第195章 首款国产商务车并对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