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贼喊捉贼

作品: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分类:古言|更新:2024-05-06 12:11:55|字数:4336字

常小小睁着大眼睛看着晋王,“说呀,莫非什么?”

这两人在打什么哑谜,有啥话不能直接说的,非要留个尾巴?最烦有些人说话只说一半。

晋王见四下无人经过,便小声说道:“我们怀疑是官军所为?”

船老大点点头,“这两天暂时走不了,得把烧黑的地方重新上漆遮一遮。”

原来昨晚打斗之时,他便发现水匪的一招一势,与普通打劫的渔民不一样,明显有军伍的风采。

再加麻子脸又是放火烧船,又是杀人劫货的举动,船老大便猜测是水军中有人冒充水匪,杀良劫财。

所以报官是万万不能报的,这不等于自投罗网吗?

而前方不远便是水军驻防之地,船老大担心麻子脸认出他的船来,给自己留下后患,便想着将船上烧焦的地方,进行遮掩。

船老大此举就是在赌,赌航道上来回的货船如过江之鲫,再加上昨晚视线不良,麻子脸未必能认出他来。

“官军为啥劫财?快没饭吃了?”

常小小觉得很费解啊,打劫这活计可是穷困地区百姓,不得已而为之的谋生手段,谁好好的良民放着不做,要去打劫呢?

而且水匪这一行很辛苦,白天人多眼杂,多有不便,只能夜深人静时出来干活。

有时点背,可能遇到硬茬子,打劫不成,反被打,弄不好就丢了性命。

最关键的是,官军此举等于是断了本地渔民的念想,以前本地渔民打劫,相当于收个过路费,但也不白要,偶尔还要提供一些救援、餐饮服务。

长此以往,就算各船主不反抗,本地渔民也不会袖手旁观。

船老大看着码头熙熙攘攘的人群,小声说道:“我天天在河上跑,听到些风言风语,说是圣上新修个大花园子,国库缺银子使呢。”

晋王一时愣怔住了,他曾在户部待过一段时间,国库的银子确实紧张。

除了各部正常开支外,还要备着应急救灾,像西北好不容易挺过旱灾,可东南又发大水,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国库总是没有结余。

为此,母后以身作则,在后宫推行简洁风,不喜华贵奢靡这之物,上行下效之下,民间也以简洁为美。

父皇几次提出重修宫殿,也被母后劝住,种种措施下,户部方才能支应得过来。

在这样的条件下,还在大兴土木,确实有可能造成国库空虚,可空虚到官军为匪,确实匪夷所思。

“罢了,我只是送货的,可管不了那么多,且先过了眼前这关吧。”

船老大去岸上找来了一些彩绘匠人,重新给船外画上祥瑞图案。

在河上跑的货船很多都是绿眉毛,顾名思义,就是船首安装的两个大眼上,各绘了一条绿眉毛。

只因靠水吃饭的跑船人,都认为船为木龙,故而安装两眼,再施以彩绘,震慑水族,祈求平安顺遂之意。

在彩绘完成前的时间内,船工们也没闲着,清理、维修船体,一通操作下来,这艘船看着与前两日完全不同。

两天后,船老大命船工升帆出发,一路继续往长庐而去。

越接近长庐盐场,巡查的官兵也越多,正经有盐引的盐商自然不惧,此举只为防止民间贩运私盐。

盐民煮海水制盐,多出部份通常都由官方统一收购,但官方收购价过于低廉,盐民为了生计,便会想办法将盐卖给私盐贩子。

盐场为了保证官盐价格,便加大巡视力度,尽一切可能杜绝私盐贩子。

来到一处水面平缓的河弯区域,便有巡航官兵时不时地上船检查,主要是看看有没有夹带之物。

马上就要轮到船老大这艘船了,众人俱都立在船舷处看官船渐渐靠近,依稀能见着对面穿红衣的官兵来回走动。

常小小正瞧得兴高采烈,但见为首一着铠甲的参将,让她颇觉眼熟。

待船驶近了些,常小小杏眼圆睁,惊呼道:“真的是他!”

“谁?”晋王好奇地问道。

“你看看那人一脸麻子,眼熟不?”

晋王犹豫道:“好像是那个杀人放火的匪首。”

只是他也不能确定,毕竟当时天色昏暗,虽然后来船上起火,但火光照得人眼睛发花,只依稀记得匪首长得凶神恶煞的。

常小小却很肯定自己没看错,她来到船老大身边予以提醒。

船老大点点头,让她把唇上的小胡子擦去,躲在人群中不要出声,毕竟她当时直面匪首,肯定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船老大让船工下锚稳住船身,不多时,参将带着一些士兵上船检查。

士兵们先是查了所有文书,见齐备无误后,又去船舱抽查了货物,方来甲板向参将禀报,“报将军,一切正常,并无夹带。”

“嗯!”麻子脸的胡参将,来回打量站在一处的船工。

船工长年在船上劳作,风吹日晒之下,个个皮肤黝黑,而那些看着白净面皮的都是乘客,看起来没甚异样。

胡参将在船上细细看了一圈,并未见长着风骚小胡子的人,可他很不甘心,已经在这里等了多天,没人报官,也不知是哪艘船从他手里逃了去。

他问船老大。“你们过来时,可有见到水匪?”

“回将军的话,小的们一路行船到此,并无见到流寇。”船老大低着头恭敬地回道。

胡参将居高临下,温和道:“遇到的话,不要怕,赶紧报官,朝廷自会给你们做主。”

“是!多谢将军提点。”

河上来往的船只太多,官兵主要对离开盐场的船只进行严查,像过来的货船,一向查得漫不经心。

今天官兵已经破例查得很仔细了,堵得后面的船大排长龙,胡参将不得不带着属下离开。

“啥玩意儿?”胡参将感觉手上有些发黏。

身后的手下探头一看便明白了,“回将军 ,那艘船才刷的漆,都还没干呢。”

为什么不等晒干就要行船?他眉头微皱,转身回望,却见刚才的船已经起锚远航,“这倒奇了?”

几天后,船只终于到了码头,船老大说话算话,愣是不肯收常小小和晋王的船资。

两人只得和船老大抱拳道别后,来到长庐县后,就向百姓们打听长庐附近可有配所。

“有啊,咱们这里发配过来的犯人还挺多。”

“你们要找谁? 或许可以打听到。”

当地百姓听说他们找人,都挺热情的,毕竟这其中有很多就是犯人家属。

晋王问道:“敢问诸位,这里可有来自晋王府的犯人?”

喜欢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方便以后阅读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第21章 贼喊捉贼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第21章 贼喊捉贼并对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