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八 占领167高地

作品: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作者:即雨即处|分类:军事|更新:2018-12-22 14:41:05|字数:9808字

二百三十八

占领167高地

近日超忙,没有来得及到新闻网贴上转转。今日一顾,却见越南人已开始在南海兴风作浪,排兵布阵。原来越南就非法强占了我南沙28个岛屿,突然之间增加到29个。这还真给我泱泱大国出了个难题。不管吧!属于中国的领海被人家圈的越来越少,想管吧!又顾此顾彼,瞻前顾后。眼见得越南所为,被周边国家视为榜样,大有‘圈地为牢’之势。如果不信,看看菲律宾。菲律宾见越南越做越大,甚至连等的耐心都没有了,干脆先在本国地图上给南海改了名,叫什么菲律宾海。

有些国人看这场面,认为是跳梁小丑登台亮像,“不要与他们一般见识,等他们闹久了,自然会消停。”这是什么逻辑!消停当然会消停,那是吃饱了忙着去消化,消化完了自然还会再来。

想当年,沙皇俄国就是用蚕食法,吃掉了我们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时间过去这么久,有谁还敢去要还这些国土。那么越南这28个到29个岛屿是怎么得的呢!不也是一天一个,几天一块吃的吗!钓鱼岛如何,那时没争回来,现在想去看看都难。

凭着国际海岸线标准。他们先以占领岛屿为第一步,接着又以12海里的领海为基准,继续唱200海里经济区的调子,把海域面积越涨越大。眼见得南海的150万平方公里海域又入囊中,与先前得到的加起来,那可不是什么小数字。

一个番邦小国,竟敢在脱离开的母体身上割肉吃。其有没有良心自不必说,单就这份熊胆,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盛顿号航母唱完黄海之戏后,又将驶来南海。这个背景谁看谁明白。世界上真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啊!

按原先打算,本想在这本书之后,写一写南海战争。可考虑到诸多因素之后,觉得还是离政治远一些的好,所以写了那本明朝官场小说《宦途》。

此番看了近景,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说的好。呼吁铁血『迷』们,多关注局势,谋事、干事、成事才是正英雄,绝不当现代阿q。

今日付明日,明日何其多。黄海待明日,易上越南桌。我辈今犹在,焉能等消磨。筑城于蓝海,寸土也要夺。看看古人传,大圣皆爱国。我辈虽无名,守土也有责。人人进全力,国家红又火。

说一说南海,暂解胸中之腻。现在回过头来,继续我们的167高地之战。

陶川见李能把敌人子弹引走,跳出来,趁机朝着越军隐伏之地投出一颗*。

*的爆炸力自然不小,但对于隐蔽在石缝中的敌人来说,犹显威力不足。当初陶川在发现这个敌人隐匿地点后,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他也知道,光凭*是炸不死这个敌人的。于是,在*爆炸的一瞬间,陶川从石后跳出来,猛冲过去。

烟雾在阵地上盘旋,飞起的碎石子也在半空中飞舞。稍后,才在地球引力下拉下,快速朝地面回落。

这时出去的陶川,整个人就容进了碎石和烟雾之中。虽然脸上身上受到不少创伤,但这要与子弹比起来,还是轻松许多。

陶川根本就不顾这些,一离开石柱,便但飞纵奔向敌人那个暗堡。陶川跑出几步后,楞时没遇到抵抗,不知那敌人是被炸死,还是被吓懵,反正是一颗子弹不见。

陶川飞纵向前,根本没时间顾及这些,只要没拦路后,尽管向前冲就是。因此,他几步便跨上了先前看到的那个暗堡前。陶川到了之后,也不敢在『射』口前停留,怕里面的人醒悟过来之后朝他开枪。陶川先是把身体挪到一侧,从身上摘*。

可能是越南人觉得烟雾小了,遂后把子弹又向外倾泄。他们只顾得朝远处打,根本就没发现陶川已经到了近前。

为了封锁住这条夹缝,里面的越军继续向着刚才的目标地扫『射』,他们还真以为陶川被堵在那。

陶川把盖拧开,一拉弦,等着*爆炸的最后时刻。凭着训练出来的经验,陶川知道如果*点火时间过长,就是他把*投进去,很有可能会被里面的敌人扔出来。要投,也要让里面的越军连点反应时间都没有。

陶川举着冒烟的*,不慌不忙地数着。当数到最后两秒钟时,陶川手臂前伸,将*塞进洞口。接着,身体向旁边一滚,翻向石柱后。

不等陶川做出第二个反应,*便在洞中爆炸。只见一股浓厚的烟雾从洞处冒出来。不用进去看,也能猜到里面的人不会有活着的。但他还是不放心。从石柱后冲出来,奔向了暗藏地堡口。

地堡就设在石堆后面,一条浅沟通向山顶。

陶川跳下去,猫腰进入暗堡内。只见两具尸体面目全非。一身破烂不堪的越军服滋滋冒着青烟。

陶川环视一遍,看看里面除了这两具尸体和几枝被炸烂的枪,觉得在待下去也没什么搞头,便朝地啐了一口,然后转身出洞。他一出来,刚好看见那两名战士也赶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方便以后阅读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二百三十八 占领167高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二百三十八 占领167高地并对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