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三名逃犯

作品: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作者:即雨即处|分类:军事|更新:2021-08-09 19:06:38|字数:7804字

“我,我是前面那个村里的老百姓。”

这个人的回答的有些惊慌。但他说的身份应是没错。这里并非千里隔壁滩,时不时地总会有村庄出现。大的几十户人家,小的只有几户。甭管有多少,大小都叫村庄。而且,这人穿的也很普通,说他是百姓自然不过。

然而,吴和平看出他怀里抱的东西不同寻常。

如果说抱些柴火,蔬菜之类的东西纯属正常。

有些人可能还不太清楚,凡部队营区距离村庄较近时,时常有些村民与部队后勤人员关系混的不错,送些米面粮油,或者是一些日常日常用的工具等,一点不为怪。怪就怪在这人怀里抱着的不是那些,而是一捆子纸,细看之下,便发现这些纸是极为规格,是高于普通纸张的纸,这便引起了吴和平的怀疑。

“把你怀里的东西让我看看。”

吴和平冲到了前面,阻住这个所自称是老百姓的人。

“有什么好看的。”这人不让看,把身体一扭,躲开吴和平视线。

虽说他不让看,但在一动的瞬间,吴和平还是认出了这捆纸是什么。随后,吴和平直接问,

“你从哪弄的这些地图?”

提到地图,部队可不会有其它的,自然是军用地图。团级的军用地图多是几万分之一比例,绘制的非常详细,那是用来行军打仗作时战用的,属于绝密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老百姓手里,这可是不小的问题。

如果换成别的新兵,可能就把他当做一些点火用的纸张,没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枪和子弹。

可这东西,万一出了国,到了敌特手中(现在改叫间谍了),那就是泄密。可不能小看了这些地图。

想当年,日本人费了几十年的功夫,派了无数个间谍来中国浍制山山水水,不就是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侵略作准备吗?现在这个老百姓手里出现这些东西,很难确定这个人的身份,先把他怀疑一下,是再正确不过。

“什么地图?”那个人一怔,但马上否认道。

“你手里的东西。”吴和平又帮他强调了一下。

“是你们的人给的?”那个人说。

“是我们的人给的?”吴和平更加怀疑。

部队中还有这种人。敢把军用地图送人,不是间谍,那就是混蛋,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的人,怎么算合格军人。

吴和平是军人家庭出身,父亲吴江龙又有着许多非凡经历,从他的身上让吴和平学了很多,因此,吴和平从小就养育成了军人的素行,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吴江龙在讲述故事中不止一次地说到,我军侦察员为了搞到敌人的地图,不知死了多少人,磨了多少难,那真是一个难。

也许有人不同意,说那时战争年代,现在是和平时期,高科技发展时代,这东西没大用,随便在谷歌、百度、腾讯等等一些网站上,只要打开就能看到。而且,现在高科技的东西太多了,用于侦察手段也是很多,谁还有这些地图。再者说,天上卫星飞着,顾面上的什么情况看不到,还用得着地图。

这些是高科技手段,没错,是很好,但如果没有了这些电子玩艺,我们还能找的到路吗!肯定不能。打个比方说,我们现在出门远行,靠的几乎都是导航。

这东西好用的不得了,但是,万一哪一天,它不好使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在陌生地区,我们真的就寸步难行了。

我们是普通百姓,走不走,什么时候走不是太要紧的时候,还能过的去。可军队成吗?自然不行。所以,不管到了什么时代,军用地图依然保持着重要性和绝密性。它不仅是走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上面还标志着许多卫星看不到的内容,军事价值在其中。

因此说,地图对于军人和军队来讲,那是至关重要的东西。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都不能小看了它的重要性。这么一想,如果军队中还有人存在着糊里糊涂的想法,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不管那人说是谁送的,吴和平都不会放过他,吴和平不相信,做为一名军人,连这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走,跟我回去。”吴和平伸手去拉这个人。一方面,他是不想让这些地图流失,另外,还想找到送给他地图的人。如果真有其人,部队首长总要重视此类事情吧!

然而,那个人跟本就不听他的。

“我不跟你去。”那个人很强硬。

没想到,吴和平比他更强硬,“不去不成,你不去, 我就认为你是小偷,这些东西是你从部队里偷出来的。”

那人上下打量吴和平,看他脸上是稚嫩的面容,军装是崭新的,上面还没佩戴军衔和任何标志。于是,这个人笑了。

“你是新兵吧!才来几天的新兵蛋子,什么都不懂,还敢管老子的闲事。”

没想到,这句话竟然惹恼了吴和平。他是新兵不假,可对军人的阅历一点不少,那是从小耳濡目染,天然养成的,军人的素质基本具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方便以后阅读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第八百五十一、三名逃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第八百五十一、三名逃犯并对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